2014-08-05 01:44:08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李彪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李彪 發自北京
為優化能源結構,提高清潔能源的使用比例,強化大氣污染防治,北京市嚴格劃定了禁燃區建設時間表。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北京市環保局網站了解到,北京市正式印發《北京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劃定方案(試行)》(以下簡稱《方案》),界定了原(散)煤、粉煤、燃料油、石油焦、可燃廢物、直接燃用的生物質燃料等十余種高污染燃料種類。對主城區禁燃區建設推進方面規定,東城區、西城區全境2015年底前建成;石景山區全境2017年底前建成;朝陽區、海淀區、豐臺區全境2020年底前建成禁燃區。
對此,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表示,禁燃區的建設對北京市區內降低排放有一定的作用,最大的挑戰是能否找到足夠的能源替代,主要是天然氣替代。
北京出臺最嚴能源管理要求
《方案》指出,禁燃區是指劃定的禁止銷售、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區域。
北京市環保局稱,禁燃區的主要范圍包括:城六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遠郊區縣十個新城建成區及全市市級及以上開發區。劃定區域需在規定時限內完成建成禁燃區,全面禁止使用高污染燃料。
在具體的執行時間方面,除了城六區要在2020年底前全部建成禁燃區外,2015年底前實現無燃煤鍋爐,2017年轄區內開發區和四環路內區域建成禁燃區;遠郊區縣十個新城建成區,到2017年建成區面積40%的區域建成禁燃區,其中市級及以上開發區全部建成禁燃區,到2020年建成區面積80%的區域建成禁燃區。
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實現能源清潔化,是改善空氣質量的有效途徑,也是大氣污染防治的重要抓手之一。
從北京2012年能源消費結構看,煤占25.4%,油品為31.1%,天然氣16.7%,電力25.7%,同時,按照《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要求,到2017年,燃煤總量比2012年削減1300萬噸,控制在1000萬噸以內;優質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90%以上,煤炭占能源消費比重下降到10%以下,電力、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的供應力度與能源平衡進一步加強。
《方案》要求,在規定期限內,禁燃區內必須禁用所有的高污染燃料,全部使用清潔能源。
此外,北京市環保局指出,除國家規定的高污染燃料外,還將“除用于生物氣化利用外其他加工成型的生物質燃料”等列為高污染燃料,目前是國內已出臺的最嚴格的管理要求。
馬軍認為,禁燃區建設對降低北京排放有積極作用,但是,從解決北京市大氣污染來看,僅靠這種方法還不夠,比如機動車排放,周邊地區污染排放影響等,在北京大氣污染中占有很大的部分,未來在治理大氣污染上投入的成本還相當高。
未完成任務將追責
據了解,從1998年開始,經過十余年的努力,北京市先后完成了城六區4.4萬臺茶爐大灶、1.7萬多臺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削減燃煤量700多萬噸。北京市燃煤消費量在近年來呈現連續下降趨勢。北京市大氣污染物中的二氧化硫主要來自于燃煤,從二氧化硫濃度看,2013年為26.5微克/立方米,比起1998年的120微克/立方米,下降了78%。這說明不斷壓減煤等高污染燃料對北京市空氣質量改善有著重要作用。
北京市環保局認為,《方案》對高污染燃料的禁用要求,一方面將鞏固過去多年清潔能源改造成果,防止高污染燃料使用反彈;另一方面將極大地推進現存高污染燃料設施的清潔能源改造,這對北京下一步深化大氣污染治理,加快空氣質量改善有重要意義。
為保障禁燃區目標的完成,《方案》一共提出了四方面的保障措施:要求各區縣政府按屬地管理原則負責組織實施禁燃區建設;將禁燃區監管納入“網格化”管理范圍;組織街道、鄉鎮,加大動員和檢查力度;嚴肅查處違反禁燃區管理要求的行為。
北京市有關部門切實履行管理職責,按照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要求,加強對本市禁燃區的監督管理等。
同時,《方案》明確地提出了禁燃區建設的時間表。其中,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境2014年底前建成禁燃區,東城區、西城區全境2015年底前建成,時間顯得較為緊迫。
馬軍表示,北京市各地區能否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禁燃區建設,可能還需要看配套設施建設情況,包括管網建設、電力供應、替代能源的供應情況等。
對此,北京市環保局強調,建成時限是“硬杠杠”。市、區縣政府督查部門將把禁燃區建設任務完成情況納入督查重點,對工作不力導致未能有效完成任務的,將進行追責。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