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5 01:28:59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黃志偉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黃志偉 發自北京
在中藥材價格普遍下跌情況下,人參價格卻保持穩定,甚至還有小幅上漲。日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卓創資訊了解到,目前規格為80支人參在亳州中藥材市場的統貨報價達680元/公斤,較6月份之前又上漲了80元。
價格高企讓上市公司對人參更為青睞。此前一直大量囤積人參的紫鑫藥業(002118,SZ)今年開始大規模出售人參產品,今年一季度,紫鑫藥業營收增加的1.5億元人參銷售額,此數字超過了其2013年全年人參系列產品銷售額。
卓創資訊分析師張斌表示,由于人參種植成本增加和種植面積減少導致人參產量增長受到限制,目前人參已經成為中藥材市場為數不多的炒作品種,不少經銷商仍然看好后期價格,看漲氛圍濃厚。
后市人參價格仍看漲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三七、冬蟲夏草等價格飛漲的中藥材開始經歷斷崖式下跌。據卓創資訊統計,三七的價格近三個月跌幅已經近三成,目前300頭價格為每公斤300元,而最高時價格曾經達到每公斤800元,價格下跌明顯。黨參、當歸、黃芪等中藥材和去年相比都有不同幅度的下跌。
但與普遍下跌的中藥材相比,人參價格卻成為少數的抗跌品種。張斌表示,除了人參產量減產的影響外,資本炒作的因素也起了很大作用。
張斌介紹說,三七、太子參、冬蟲夏草等藥材價格持續下跌后,藥市缺少投機品種,由于人參的保健功能已經普及,所以成了一個資本進入的不錯選擇。而大企業的大量囤貨讓人參后市看漲氛圍濃烈,所以很多資金進入人參市場,參與炒作。
以中國最大的中藥材亳州市場為例,規格為80支人參,每公斤的價格由去年底的450元漲到600元,6月底小幅度上漲了80元達680元/公斤,其他規格也有類似的漲幅。
紫鑫藥業人參業務求破局
人參價格的高企讓上市公司對這個市場也虎視耽眈。日前,益盛藥業出資3.65億元收購長白山皇封參業有限公司,目前已擁有約1000畝人參種植基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紫鑫藥業此前曾大規模出售人參,人參產品抗跌似乎給紫鑫藥業的人參拋售畫上了中止符號。
2010年,紫鑫藥業開始涉足人參業務,此后,紫鑫藥業不斷囤積人參,其庫存每年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長,短短幾年間,庫存量增加了十倍。今年一季度,其存貨首次出現了下降,從18.26億降為17.05億元,營業收入比去年同期猛增1.5億元,增長幅度達到了219.58%,公告稱,營收增加的原因是銷售野山參。
紫鑫藥業2013年的年度報告顯示,2013年全年,其人參系列產品的銷售額僅為1.48億元,這意味著今年一季度增加的人參銷售額就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而現在人參價格的持續上漲或許給紫鑫藥業人參拋售暫告段落。
然而,紫鑫藥業發布半年度業績預告卻稱,其預期的凈利潤從盈利800萬元變為虧損至少2300萬元。公告顯示,新人參產品獲批后推廣費用增加和調整人參銷售計劃以及公司借款增加,導致財務費用增加成為業績變虧的原因所在。
業績虧損后紫鑫藥業是否計劃會增加出售人參以求改變業績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系了其董秘鐘云香,不過截止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張斌表示,紫鑫藥業等大企業大量收購是人參價格維持高位的重要原因,如果企業不收購,或者拋售的話,人參價格肯定會出現逆轉,所以大企業應不會停止收購或者拋售,這也是很多經銷商和資本繼續看好人參的原因所在。
資深藥業專家邊晨光表示,單純進行人參銷售并不意味著有較好的利潤,全產業鏈的發展是產業發展的方向所在,紫鑫藥業在人參深加工上發力是其解決目前面臨押寶人參困局的解決途徑之一。但是,其產品能夠被市場接受,需要產品研發上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在營銷上也需要有多突破,這對開始涉足人參深加工企業的紫鑫藥業來說是一大挑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