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4-07-20 15:21:44
隨著央企改革試點正式啟動,本周國企改革概念成為市場熱點。然而多數概念股出現的暴漲暴跌“過山車”走勢,顯示出主導行情的仍是一些短線資金。國企改革的終結目標,在于激發企業活力、提高經營效率。與其圍繞政策熱點進行短炒,不如從業績增長著手展開布局。
概念股玩起“過山車”
從今年年初開始,國企改革概念就是市場關注的題材。根據國資委的部署,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董事會制度、混合所有制、紀檢派駐等四項改革試點同步鋪開,首批六家央企入圍,這被認為是新一輪國企改革提速的信號。
“四箭齊發”大大激發了市場熱情。在改革試點啟動后的次日(16日),中糧生化、中糧地產、際華集團、中國醫藥、中糧屯河、國投新集、中成股份均以漲停報收,占兩市漲停個股的約三分之一。
然而這股熱情僅僅是“一日游”。17日相關概念股便出現大幅下挫。下跌最多的中糧生化跌幅近9%,幾乎將之前的漲幅如數吐出。
18日國企改革概念股的走勢則出現分化。中糧系再度崛起,旗下有兩只股票漲停,際華集團上漲3.83%,整個板塊上漲3.28%。
在改革啟動之初,概念股的“過山車”行情并不奇怪。海通證券研究員姜超指出:“本次改革試點并沒給出時間表,未明確試點何時結束,央企改革何時全面鋪開。”申銀萬國的報告預計,2014年國企改革總體以路徑探索、方案完善為主,全面展開或將從2015年開始。
地方國企接力下一棒
在本次央企改革試點之前,包括上海、湖南、貴州、天津、重慶、四川、湖北、山東和江蘇等近10個省市出臺了地方國企改革方案。
不過,有觀察人士認為:這些改革總體看是雷聲大、雨點小,原因在于對一些關鍵問題拿捏不準。于是,出現了地方國資管理部門等上級國資委指導、企業等地方國資委指導的觀望情形。
央企改革試點的啟動,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頂層設計的問題。可以預見,在各地的推動下,下一步國企改革將呈“星火燎原”之勢,成為股市的重要看點。
相比于央企,地方國企多處在競爭性行業,改革難度相對較小。由于其盤子不大,調頭也比較方便,這給投資者提供了很多掘金的機會。
不少基金經理紛紛表示看好國企改革的主題投資機會。華寶興業多策略基金就認為,三季度股市維持震蕩行情的概率較大,市場機會依然存在,預計包括國企改革、節能減排和新興消費等領域將出現結構性行情。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證指數公司最新宣布,將于今年8月7日發布中證國有企業改革指數,已出臺股權激勵和重大資產重組方案的上市公司優先入選。市場人士指出,資本市場對深化改革釋放的制度紅利認可度較高,國企改革有望成為較長一段時間內的主題投資方向。
需擺脫“炒地圖”思維
在A股市場上,有一種“炒地圖”的傳統。即圍繞著特定的政策主題,對相關區域的上市公司輪番炒作。國企改革由于涉及面廣,目前也出現了這種苗頭。
從實際情況看,“炒地圖”并不靠譜。央企改革試點啟動后的“過山車”行情就說明了一點。對于散戶來說,在短線進出中把握時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不留神容易被套。
究竟應該怎樣看待國企改革帶來的投資機會?銀河證券認為,有以下幾條主線值得關注:一是作為集團上市平臺的公司,能夠獲得大量優質資產的注入,迅速做大做強。二是國有控股比較高、經營管理水平較低的公司,通過吸收民間資本、實施股權激勵,使公司的經營能力、盈利能力大幅改善。三是集團上市公司較多,在資產整合過程中被作為“殼資源”出售的公司,具有市場化的投機價值。
總而言之,這些投資機會,都和公司的業績增長有關。以往有少數國企高管,并不是以企業業績改善作為經營目標,而是以國企為平臺為仕途做鋪墊。國企改革就是要革除這些弊端。
在瑞銀證券研究部副主管、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李看來,要真正提高國企的經營效率,改革需要拿出更多的細節、更大的信心。“如果只是出售少數股權,讓民間資本做一個財務投資人,這叫融資不叫改革。通過外部資本引進市場機制、讓企業不再聽命于行政指令,這才是真正的改革。”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