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27 00:42:5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陶力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陶力 發自上海
通過長期發展“內部生長+外部并購”的雙線模式,阿里終于可以在移動互聯網領域與騰訊及百度抗衡。阿里近來在國內的收購活動更為頻繁,而“移動”是這些收購活動的關鍵字眼。在中國,阿里及其競爭對手都在布局因智能手機迅速普及而催生出的巨大市場。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中國智能手機用戶已經達到5億,僅去年一年新增的移動互聯網用戶人數就達到5400萬,居全球之首。考慮到中國上網人口只占45%,移動互聯網應該會繼續保持增長勢頭,加上今年中國剛開始啟用超高速的4G網絡,阿里方面表示,未來計劃圍繞位置、O2O服務和數字內容打造新的移動產品。
移動領域的連環收購
過去一年,阿里動用逾20億美元或入股或直接收購了超過10家規模較小的公司。這些公司包括地圖軟件制作商、社交媒體網站、網絡瀏覽器、物流公司以及一家創意源自巴黎跳蚤市場的美國網站。這輪大收購是有章可循的:根據《華爾街日報》援引晨星基金(Morningstar)的最新預估,阿里赴美上市的估值可能高達2200億美元。阿里此輪在移動領域的連環收購,顯然意在IPO前彌補其經營短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阿里對高德地圖以及UC瀏覽器的收購是都是極為重要的策略。中國IT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高德地圖位列中國手機地圖市場份額第二位,僅次于百度地圖;UC瀏覽器的市場占有率則高居第一。
對這兩家公司的并購無疑會給阿里帶來大量新客戶:更好的地圖服務有助于吸引那些用智能手機查找店鋪的顧客;更好的手機瀏覽器則可以迎合用戶的使用習慣,通過手機與阿里旗下的支付寶、手機淘寶等應用進行鏈接,這種便捷的手機鏈式服務能讓用戶擁有更好的使用體驗。
培養用戶的移動支付習慣是阿里的重要目標。根據知情人士的說法,阿里此前之所以花巨資補貼快的打車,原因也在于此。
移動端交易額增長394%
在最新的招股書中,阿里首次披露了淘寶和天貓兩大平臺單獨計算的成交總額。在截至今年3月末的2014財年,淘寶總成交總額為1.172萬億元,天貓成交總額為5050億人民幣。在2014年第一季度,天貓單季成交總額達到了135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91%,這一增長比例領先于其他B2C電商。
此前,業界一直認為移動互聯網是阿里的軟肋。不過,經過多方并購和布局,阿里或許要刷新外界的印象。數據顯示,阿里2013年各平臺商品交易總額為2480億美元,為全球最高,其中19.7%來自移動端。根據艾瑞咨詢的數據,2013年,阿里移動零售占中國總移動零售規模的76.2%。而在2014財年,阿里移動端商品成交總額達到3190億元,較上年度的810億元增長394%,其移動端月活躍用戶也上漲至1.63億,增加19.9%。
今年第一季度,阿里移動端交易額占總交易額的比例從10.7%上升到27.4%,總交易額為1180億元。第一季度無線業務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了691%,達到11.62億元,收入占比已經高達12%。
阿里一名內部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今年一季度是阿里與旗下投資的各個應用的全面整合時期,“全面收購UC,讓公司獲得了2.64億用戶入口,這些流量入口與阿里原有用戶重合度不高,所以帶來了新的增長。”
阿里未來整合道路漫長
阿里在上市前夜收購UC,其實就是意圖通過融合UC的業務補上自身在移動瀏覽器、手游、搜索上的短板,盤活淘寶瀏覽器、一搜等資源,彌補阿里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入口的不足。
有分析指出,到了移動互聯時代,阿里逐步意識到入口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在入口布局方面經驗的缺乏,造成了阿里在移動端布局的無序,特點就是手段單一,過度依賴收購,包括微博、高德、UC等。
另外有觀點認為,由于長期專注電商,使得阿里在收購后的資源整合方面缺乏經驗,更多的是單方面索取,比如利用微博的廣告位、高德的推廣、UC的入口……但如果沒有團隊和資源的融合,很難達到1+1>2的效果。
近兩年由于移動互聯網的崛起,BAT繼續加快“圈地”的進程。三家之中,騰訊擁有微信,這是在移動端布局的最大一張牌,但是僅僅有微信還不夠,騰訊也在不斷發掘新的入口;百度的特點是產品+平臺,其布局已經在發揮效用、各個產品之間的協同作用,生態閉環為今后百度在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提供了基礎,未來的問題在于如何做大做強;阿里由于長期專注PC端,缺乏在移動端的布局經驗,又由于種種原因使其布局時間晚,而且效果欠佳,要構建自身在移動端的未來,阿里需要做的不僅是砸錢,在布局過程中,更重視整合,更重視共贏。從現在來看,阿里未來的整合之路還很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