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4-06-20 10:07:42
一家名叫飛牛的內地投資公司向深圳客戶推銷香港上市公司股票,多次準確預測收盤價,引得眾人參與“配股”。之后股價暴跌,投資公司承諾可按虧損差額補齊股票或置換另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后來置換的這只股票也暴跌,投資者套牢。香港上市公司則聲稱,從未委托投資公司配股……離奇配股的背后,有怎樣的真相?
探訪“外圍”公司
6月16日,飛牛的網站已經打不開。
證券時報記者多次聯系飛牛公司。5月上旬,記者前往飛牛公司位于深圳市福田區現代國際大廈八樓的辦公室采訪,當時有20多位員工在正常上班。聽聞記者的采訪要求后,公司員工稱去向老板請示,之后表示老板不在。
數日后,記者再次上門采訪時,飛牛公司已人去樓空。大廈物業管理中心人士提供的租戶遷出信息顯示,記者登門采訪一天后,飛牛公司搬離了該大廈。6月上旬,一家金融服務公司搬進了飛牛公司原辦公室,重新進行裝修,飛牛公司原先的所有痕跡不復存在。
從深圳市有關部門查詢到的信息顯示,飛牛投資公司注冊資本3000萬元,屬于自然人獨資的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13年10月,2013年12月注冊領證。
通過多次聯系,6月12日飛牛公司負責人孫敏與記者見面,記者轉達了上市公司的質疑及公司經營資格等問題。
孫敏承認了公司向深圳投資人銷售香港實物股票及換股等事情。“這個公司其實就是為了賣這只股票(上市公司A)成立的。本來股價上漲是多贏局面,但誰也不知道股價會發生這樣的暴跌。”他稱自己亦是股價暴跌的受害者,“我已經下崗,公司已經解散。”(應采訪對象要求,部分人物及公司采用化名)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