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20 02:33:08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皇甫嘉 李琴
每經記者 皇甫嘉 李琴
昨日,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住建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稅務總局、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七部門下發 《關于支持電影發展若干經濟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發布了支持電影發展的若干經濟政策。
具體來看,政策將從稅收、資金、土地、金融政策四大方面扶持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華誼兄弟、光線傳媒等影視公司,以及目前擬上市的中影股份、上影股份、萬達院線等院線公司都將有望從中獲益。
每年億元扶持5到10部影片
面對外國電影的強力競爭,國產片在資金儲備上無疑處于弱勢,在未來進口片限額有望放開的大背景下,國產片將如何應對?在中國電影產業一路高歌猛進的同時,資金成為支持電影產業發展的根本血脈。因此,《通知》的下達對于我國的電影產業來說,無疑是一場及時雨。
記者注意到,《通知》從四個方面對我國電影產業提供了資金扶持。
第一,加強對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的管理。《通知》要求各級單位加強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的征徼、使用和管理,支持電影事業產業發展,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第二,加大電影精品專項資金支持力度。中央財政繼續安排電影精品專項資金促進電影創作生產,其中每年安排1億元資金,采取重點影片個案報批的方式,用于扶持5~10部有影響力的重點題材影片。平均下來,每部影片將得到1000至2000萬元的資金扶持。
第三,通過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電影產業發展。在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專門安排資金支持電影產業發展,主要用于推動高新技術在電影制作中的應用,支持中國電影企業走出去,支持重要電影工業項目和高科技核心基地建設,資助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重點影片,加強重點專業性電影網站建設。
第四,對中西部地區縣級城市影院建設提供資金補貼政策。中央財政通過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安排補貼資金,重點支持中西部地區及東部困難地區縣級城市數字影院建設。
藝恩咨詢副總裁侯濤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中央財政對部分影片的撥款顯示了此次政策的力度不同以往,有望直接向具有藝術價值和重大題材的影片進行補貼,但如果是完全商業題材的影片,由于市場對于其票房預期較好,因此政府的傾斜不會太大,而有利于國家文化傳播的重大題材可能會得到政府的關注。
華誼、光線等迎“及時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通知》中要求“對電影產業實行稅收優惠政策”,這被業內人士認為是此次政策最干貨的部分之一。
“對電影制片企業銷售電影拷貝(含數字拷貝)、轉讓版權取得的收入,電影發行企業取得的電影發行收入,電影放映企業在農村的電影放映收入,自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免征增值稅。”《通知》中提到。
對此,一位院線資深人士對記者表示,電影發行企業所取得的電影發行收入,此前一直都是免征增值稅的,并且持續到了去年底,從2014年才開始征稅。“現在政策雖然推出了,但是由于國稅總局還沒有發文,這次政策的文號又是‘財教’而非‘財稅’,所以企業還是要等國稅發文才能執行。上半年已經繳納的稅款,只能先征后返。”
但是,這對于華誼兄弟、光線傳媒等影視企業來說卻無疑是一件喜事,上半年已經繳納的稅款,有望在日后得到返還。資料顯示,華誼兄弟今年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降61%,扣除減持掌趣科技的非經常損益之后,主營業務幾無盈利。同期光線傳媒營業收入下降39%,凈利潤同比下降67%。
“差別化用地”政策利好院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影院建設方面,《通知》除了給出資金扶持外,還將實行支持影院建設的差別化用地政策,這對于目前擬上市的中影股份、上影股份、萬達院線等多家院線公司將形成實質性利好。
《通知》指出,影院建設可通過單獨新建、項目配建、原地改建、異地遷建等多種形式增加觀影設施,并針對不同情況分別實行協議、掛牌等差別化的土地供應政策。新建單體影院建設用地實行掛牌出讓政策,積極探索在商服設施項目中配建影院等建設途徑及土地供應方式。市、縣在供應商服用地或其他房地產用地時,可將在項目中配套建設影院相關要求納入出讓條件,并依法明確影院建成后的處置方式。
對于現有影院,《通知》表示,支持其實行改造建設。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現有影院改造可兼容一定規模的商業、服務、辦公等其他用途。鼓勵其他公益場所建設適應電影放映的設施,如圖書館等。現有工業、倉儲等存量建設用地也可以建設影院。
據藝恩咨詢統計,2013年全國新建影院903家,總影院數達4583家。新增銀幕5077塊,總銀幕數達到18195塊。在差別化用地政策的刺激下,我國影院建設有望進一步提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