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4-06-19 19:18:01
記者獲悉,人民銀行于周四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200億元28天期正回購操作。鑒于當周公開市場共有資金到期650億元,則央行最終實現資金凈投放150億元。
伴隨月末時點的臨近,在大行分紅派息、打新股和繳稅等因素疊加影響下,當前銀行間資金面開始有所收緊。
中債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18日收盤,銀行間回購利率整體上攀。其中,隔夜、7天、14天品種依次跳升5.5BP、1.8BP、81.9BP,行至2.663%、3.091%和4.485%的位置。
不僅如此,6月18日交易所回購利率亦出現大幅飆升,尤其是隔夜回購利率均值升至7.02%,而7天回購利率均值同樣行至6.01%。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IPO重啟引發的打新需求對當前的資金面造成了一定沖擊。
“6月18日有4只新股集中亮相申購。由于新股發行平均市盈率低于20倍,市場預期打新收益率可觀,因此該因素引發了套利資金涌入申購,并使得交易所資金需求短期緊張,繼而促使回購利率大幅上升。”海通證券宏觀債券首席分析師姜超稱。
不僅如此,季末效應同樣不可忽視。姜超直言:“當前,傳統季末效應沖擊仍在,6月末來臨在即,銀行存在存貸比考核壓力,加之此前回購利率處于年內低位,則在短期內資金利率仍有上行可能。”
就目前來看,如果IPO等因素對資金面造成持續的影響,那么也不排除央行在公開市場操作或者非公開市場操作上進行短期的資金投放以平抑流動性的大幅波動。
多位受訪的一線交易員均認為,現階段流動性寬松格局并未發生改變。就央行近期數次再貸款、定向降準等操作考量,流動性雖受打新等短期沖擊影響,但整體寬松格局依舊穩固,因而資金利率的上行幅度和時間十分有限。
來自國海證券固定收益研究中心的觀點認為,在當前總體較為寬松的市場環境下,結構性的資金緊張并不會影響大局。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