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特高壓發展意見獲兩部委原則性通過

2014-05-21 00:44:5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李彪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李彪 發自北京

近日,在全國政協召開的雙周協商座談會上,國家能源局透露,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綜合各方意見,提出了科學推進特高壓輸電建設,實現我國電力工業安全、經濟、協調發展的初步意見。該意見已在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4月9日主持召開的專題會議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18日主持的新一屆國家能源委員會首次會議上原則通過。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意見的主要內容涉及大力推進 “西電東送”戰略、積極支持特高壓作為遠距離大容量輸電的重要方式、進一步深入論證構建“三華”同步電網問題、建立健全電網建設科學決策機制、促進各級電網協調發展、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等6個方面。

“西電東送”新增7000萬千瓦

面對嚴峻的大氣環境問題,控煤、減煤被譽為是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在國家能源結構調整大戰略下,東中部地區煤電項目被嚴格限制,西部地區迎來了煤電發展的新機遇。

2014年5月,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環保部聯合制定《能源行業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到2015年底,向京津冀魯地區新增送電規模200萬千瓦。到2017年底,向京津冀魯、長三角、珠三角等三區域新增送電規模6800萬千瓦,其中京津冀魯地區4100萬千瓦,長三角地區2200萬千瓦,珠三角地區500萬千瓦。

具體措施是在西北部富產煤的地區建設大型煤電基地,進一步擴大北電南送、西電東送規模。這一思路,在意見中得到了進一步的體現。

意見要求,大力推進 “西電東送”戰略,實現更大范圍資源優化配置,促進能源結構調整。同時,加快推進輸電通道建設。結合煤電、水電、風電基地布局和大氣污染重點防控地區電力需求,再規劃建設12條“西電東送”輸電渠道,新增7000萬千瓦輸電能力。

在輸電渠道建設上,意見指出,積極推進支持特高壓作為遠距離大容量輸電的重要方式。積極推進電力科技進步,鼓勵電網科技創新,支持在輸電通道建設中探索特高壓輸電技術應用。上述規劃的12條輸電通道,初步考慮4條采用特高壓交流技術、4條采用特高壓直流技術,其余采用常規500千伏交流輸電技術。

建立市場化運行電力體制

對于電網建設項目的審批,意見要求,建立健全電網建設科學決策機制。對重大技術問題和重點項目,由企業或科研設計機構提出方案,委托權威、公正、有資質的咨詢單位進行獨立評估,必要時可委托多家評估。擬適當增加電網項目評估咨詢機構,切實提高工作效率。

同時,為促進各級電網協調發展,意見提出,在加強跨區輸電通道建設的同時,合理安排資金投向和項目建設時序,加強配電網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村和邊遠困難地區用電條件,促進各級電網協調發展。

此外,意見強調,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逐步建立“管住中間,放開兩頭,市場化運行”的電力體制。

對此,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吳鐘湖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電力體制改革思路現在有多種解釋,發電側上網電價與售電側銷售電價將來可能會放開,形成競價市場。

但是,多年來,電力體制改革一直是“走走停停”,面臨多重難題。

吳鐘湖介紹,就電量直接交易來講,有些需要走電網,選擇國家電網或者南方電網,存在如何收費的問題。同時,也面臨著和電力公司原有供電商之間的競爭問題。

“原來很多人更主張一體化經營,配電不放開,直接交易肯定沖擊配電一體化的概念。”吳鐘湖說。

《《《

延伸閱讀

分布式光伏新險種將推出 有望解決行業融資難

每經實習記者 莊鍵 發自上海

2014年被喻為中國的分布式光伏“發展元年”,但小而散的分布式電站卻正在遭遇融資瓶頸,難以得到大規模推廣。在昨日(5月20日)召開的2014光伏大會主題論壇上,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國際能源研究所所長王進透露,隨著數個針對光伏電站的保險產品即將推出,近期分布式發電的融資難題有望得以有效解決,并帶動分布式光伏電站迎來一輪爆發式增長。

“今年國家能源局規劃新增的14GW光伏裝機容量中,分布式項目達到8GW,占總裝機容量的比重由此前的20%上升到57.2%,首次超過了地面光伏電站的比重。”在出席光伏大會主題論壇時,強生光電科技董事長沙曉林提出,分布式光伏發電已經成為新的行業發展趨勢,并獲得了政策傾斜。

不過他也表示,分布式項目小而散、以及發電收益率不穩定等因素,使得光伏投資者仍然更傾向于在西北地區建設大型地面光伏發電站,而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于分布式光伏項目的貸款也仍然持觀望態度。“投融資問題不解決,有競爭力的光伏企業就無力擴大生產,沒有金融支撐,光伏產業也難有發展,而且光伏行業對于資金的需求是巨大的。”保利協鑫董事局主席朱共山也認為,投融資瓶頸是目前國內光伏產業面臨的最重要問題之一。

而王進強調,今年以來,盡管作為新興概念的分布式光伏發展出現了不少問題,但包括融資瓶頸在內的困難正在逐步解決過程中。他提及,發改委及國家能源局等政府部門已經注意到分布式光伏電站所遭遇的投融資問題,已經多次召集金融機構開會協商解決此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本月初,國家能源局曾在官網發布新能源司組織召開光伏發電銀企溝通會的報道。其中提及,能源局新能源司會同人民銀行、銀監會有關司局召開了此次溝通會,包括國家開發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以及中電投等數家光伏發電開發企業參加了會議。光伏發電企業在會上提出了簡化審核程序,縮短時間;給予貸款利率下浮優惠;靈活擔保和質押、推廣項目融資模式等需求。不過多數金融機構則表現出對光伏設備質量、發電量保障度的疑慮,因此在提供貸款時也有所擔憂,希望找到合理的風險控制措施。

而通過多次的銀企間對話,兩方似乎已經找到了解決分布式光伏投融資問題的切入點。王進表示,對于分布式光伏電站的貸款需求,銀行會重點關注包括光伏組件質量、電站運營期所出現的各類影響發電收益問題等因素,并希望規避由此產生的各種風險。因此,保險公司正著手推出光伏組件質量保險、電站運營期的損失保險等新型險種,目前這些產品都在報備保監會的過程中,預計這兩個月就會對外公布。

王進認為,如果這些保險推出,對于分布式光伏電站將是非常大的利好消息,投資人的風險能夠通過保險機制得到解決,將直接有利于銀行向各類分布式光伏電站發放貸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