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個股聚焦

每經網首頁 > 個股聚焦 > 正文

近六成排隊企業預披露 發行批文尚未發出

2014-05-19 00:35:0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皇甫嘉    

每經記者 皇甫嘉

5月16日(上周五),證監會再度發布7家企業的預披露信息,截至目前,已有近六成排隊企業完成了預披露。一位投行人士對記者表示,剩余排隊企業預披露有望在6月內全部完成。《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投行處了解到,已完成預披露公司的上會便需接近一年時間,目前尚無已過會企業拿到發行批文。

已預披露公司審核或需一年

5月16日晚,證監會發布了第20批7家企業的預披露和預披露更新信息。記者注意到,加上此前19批預披露的336家企業,目前已有343家企業發布了預披露或預披露更新信息。根據證監會公布的IPO審核企業情況表,截至5月8日,排隊企業減少至598家,因此目前發布預披露或預披露更新信息的企業占排隊總數的比例為57.36%。

在上周五下午舉行的證監會例行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張曉軍表示:“IPO在審企業預披露只是受理發行申請的必要環節,證監會會按照受理材料的先后順序審批,預披露不與發行時間直接掛鉤,也不意味著立即上發審會。”

一位投行人士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首次申報材料的時候會遞交一張預披露的光盤,光盤盤面需兩個保代都簽字,證監會在收到這個光盤后就會進行預披露。按照目前節奏看,現有598家排隊企業有望在今年6月內全部完成預披露或預披露更新信息。

但他對記者強調,證監會完成對已經預披露企業的審核工作,還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證監會一周頂多開兩次發審會,一次主板、一次中小板和創業板,即使全部通過,一周也就8家公司。按照這個節奏,完成已預披露的這部分公司的審核便需要耗費接近一年的時間。”

16家企業上會12家通過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自4月底以來,已先后有16家企業上會,其中有12家企業的首發申請得到通過,3家企業被否,1家被取消審核。

值得注意的是,在經歷了今年1月的集中發行之后,A股市場至今已有3個月未再發新股,本輪IPO暫停前已過會及暫緩表決的企業中,尚有28家沒有發行上市。因此,對于已過會企業,何時能夠上市無疑是目前市場最為關心的話題。

上述投行人士對記者表示,預披露的企業如果已經是反饋完成待過會的,就要看排隊情況,過會完了以后再過幾個星期就可以發出來。

按照此前的IPO發行流程,一般是封卷后企業就準備發行方案,一旦通知領批文,就直接把方案報上去,然后啟動發行。但從記者目前了解的情況來看,目前并無已過會企業拿到批文。

規則嚴格 提高企業申報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二曾有利群百貨和通靈珠寶正式獲得證監會受理函,這是否意味著未來IPO“堰塞湖”水位將進一步抬高呢?

上述投行人士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雖然證監會從來沒說過“不受理”申報,但實際上采用了“窗口指導”,企業的材料報過來后有可能不給受理函。

“上周兩家企業的情況是這樣,材料報過去后證監會給了受理函,說明以后企業把材料報過去證監會將進行受理,但要求非常嚴格,要嚴格執行三個月過期即中止,六個月過期即終止的原則。”他對記者表示。“雖然證監會將受理,但對企業來說成本會非常高。因為企業如果不想被中止,必須三個月審計一次;不想被終止,則須六個月審計一次。實際上是通過提高成本來控制企業申報材料的節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皇甫嘉 5月16日(上周五),證監會再度發布7家企業的預披露信息,截至目前,已有近六成排隊企業完成了預披露。一位投行人士對記者表示,剩余排隊企業預披露有望在6月內全部完成。《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投行處了解到,已完成預披露公司的上會便需接近一年時間,目前尚無已過會企業拿到發行批文。 已預披露公司審核或需一年 5月16日晚,證監會發布了第20批7家企業的預披露和預披露更新信息。記者注意到,加上此前19批預披露的336家企業,目前已有343家企業發布了預披露或預披露更新信息。根據證監會公布的IPO審核企業情況表,截至5月8日,排隊企業減少至598家,因此目前發布預披露或預披露更新信息的企業占排隊總數的比例為57.36%。 在上周五下午舉行的證監會例行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張曉軍表示:“IPO在審企業預披露只是受理發行申請的必要環節,證監會會按照受理材料的先后順序審批,預披露不與發行時間直接掛鉤,也不意味著立即上發審會。” 一位投行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首次申報材料的時候會遞交一張預披露的光盤,光盤盤面需兩個保代都簽字,證監會在收到這個光盤后就會進行預披露。按照目前節奏看,現有598家排隊企業有望在今年6月內全部完成預披露或預披露更新信息。 但他對記者強調,證監會完成對已經預披露企業的審核工作,還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證監會一周頂多開兩次發審會,一次主板、一次中小板和創業板,即使全部通過,一周也就8家公司。按照這個節奏,完成已預披露的這部分公司的審核便需要耗費接近一年的時間。” 16家企業上會12家通過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自4月底以來,已先后有16家企業上會,其中有12家企業的首發申請得到通過,3家企業被否,1家被取消審核。 值得注意的是,在經歷了今年1月的集中發行之后,A股市場至今已有3個月未再發新股,本輪IPO暫停前已過會及暫緩表決的企業中,尚有28家沒有發行上市。因此,對于已過會企業,何時能夠上市無疑是目前市場最為關心的話題。 上述投行人士對記者表示,預披露的企業如果已經是反饋完成待過會的,就要看排隊情況,過會完了以后再過幾個星期就可以發出來。 按照此前的IPO發行流程,一般是封卷后企業就準備發行方案,一旦通知領批文,就直接把方案報上去,然后啟動發行。但從記者目前了解的情況來看,目前并無已過會企業拿到批文。 規則嚴格提高企業申報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二曾有利群百貨和通靈珠寶正式獲得證監會受理函,這是否意味著未來IPO“堰塞湖”水位將進一步抬高呢? 上述投行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雖然證監會從來沒說過“不受理”申報,但實際上采用了“窗口指導”,企業的材料報過來后有可能不給受理函。 “上周兩家企業的情況是這樣,材料報過去后證監會給了受理函,說明以后企業把材料報過去證監會將進行受理,但要求非常嚴格,要嚴格執行三個月過期即中止,六個月過期即終止的原則。”他對記者表示。“雖然證監會將受理,但對企業來說成本會非常高。因為企業如果不想被中止,必須三個月審計一次;不想被終止,則須六個月審計一次。實際上是通過提高成本來控制企業申報材料的節奏。”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