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16 00:59:4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王硯丹
每經記者 王硯丹
公告顯示,會計更正后,*ST賢成2012年資產總額較更正前減少9.14億元;負債總額較更正前增加14.4億元;股東權益較更正前減少23.5億元,其中歸屬于母公司權益較更正前減少20.9億元,利潤總額較更正前減少19.5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更正前減少17.2億元。2012年底,經追溯調整后,公司的股東權益下降為-1.98億元,其中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權益-2.87億元,少數股東權益8882.40萬元。2013年,盡管公司盈利,但是其股東權益合計仍然只有5003.44萬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權益合計為-3423.85萬元。
*ST賢成在公告中詳細解釋了更正原因,包括公司本部、子公司創新礦業、控股子公司華陽煤業、云貴礦業、云尚礦業、光富礦業在內,一共進行了25項差錯更正,涉及多項債務及擔保糾紛。
一紙公告就抹去了17億凈利潤、23億元凈資產,這種情況在A股歷史上并非史無前例。銀廣夏、藍田股份等著名財務造假事件均涉及巨額會計調整。而去年4月至今停牌的萬福生科則更是曝出2008年至2012年上半年財務數據存在虛假記載和重大遺漏。根據公告,2008年至2010年萬福生科分別虛增銷售收入約1.2億元、1.5億元、1.9億元,虛增營業利潤約2851萬元、3857萬元、4590萬元;2011年年報和2012年半年報虛增銷售收入2.8億元和1.65億元。因此萬福生科存在“因涉嫌欺詐發行股票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而導致公司股票被暫停上市的風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2年,眾環海華會計師事務所對*ST賢成2012年年報出具了 “無法表示意見類型”審計意見。原因有三:一是持續經營存在重大不確定性,二是對外借款、擔保金額無法判斷,三是審計范圍受到重大限制。
對此,某投行人士對記者指出,雖然眾環海華對公司2012年年報出具了非標意見,且*ST賢成也在年報中對審計師的結論表示了尊重并作出了解釋,因此公司與萬福生科等惡意財務造假的情況有所不同,但是*ST賢成本次調整,其背后也有著相當深刻的原因,暴露出了公司治理方面的諸多問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