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個股聚焦

每經網首頁 > 個股聚焦 > 正文

342家公司修改年報業績預告 88家盈利“變臉”

2014-04-09 00:58:18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牟璇    

每經記者 牟璇

在年報發布之前,年度業績預告是上市公司預先展示給投資者的成績單。然而,部分上市公司越來越頻繁的業績預告更正,卻使得這些成績單的參考價值大打折扣,一些上市公司的業績修正忽上忽下,讓投資者無所適從。

統計顯示,目前已有175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3年業績預告。而在這些業績預告中,預告次數為2次或2次以上的公司達到了342家,占比將近20%,即兩成上市公司對業績預告進行了修正。

業績預告的頻繁變更,甚至是前后的徹底矛盾,直接導致上市公司股價出現劇烈波動。由此給投資者造成的損失,誰應當為之負責?

近兩成公司修改業績/

根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截至4月4日,共有1759家上市公司發布了2013年業績預告,其中,預增、預減、續盈、續虧分別為393家、194家、106家和37家,而首虧、扭虧、略增、略減的則分別為162家、178家、443家和238家。

值得一提的是,在統計數據中,有一欄為“預告次數”,預告次數為3次的有11家公司,分別為青鳥華光、*ST華塑、天山紡織、東湖高新、光電股份、柳化股份、*ST國恒、*ST長油、民和股份、華銀電力和海倫哲。預告次數為2次的有331家上市公司,包括千足珍珠、紫金礦業、梅泰諾等。

據Wind資訊服務人員介紹,預告次數超過2次,意味著公司的業績預告出現了變更,即上述預告次數超過兩次的342家上市公司的業績都出現過修正,這接近已披露業績預告上市公司的兩成(19.44%)。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有88家公司的業績出現變臉,即修正業績較前次預告的凈利潤額有所下降,占修正公司的25.73%。

業績變臉的公司基本可分為三類,一類是原本預計凈利潤實現增長但之后修正為下滑的,例如航天通信、西泵股份、金字火腿、益盛藥業、德力股份、雙象股份、中材科技、通產麗星、以嶺藥業等。

也有“由盈轉虧”的公司,如東方鋯業、路翔股份、山東墨龍等,山東墨龍原本預計2013年的凈利潤變動區間為2685萬元~9398萬元,但在隨后的修正公告中,將凈利潤大幅下調,為虧損1.2億元~1.8億元。

還有一類為預虧公司修正進一步擴大虧損額的,包括民和股份、*ST超日、珠海中富、中航三鑫、漢王科技、湘鄂情、三元達、圣農發展等。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業績預告修正后凈利潤大幅下降的公司,在下調業績預期時,大多數股價都經歷了下跌。例如,西泵股份1月29日發布業績預告修正,當日公司股價大跌7.51%;珠海中富1月30日下調業績,當日股價盤中一度接近跌停;1月30日,山東墨龍將2013年凈利潤修正為虧損1.2億元~1.8億元,當日股價跌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對業績預告大幅變更的公司中,航天通信、光電股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航天通信:預增超80%變下滑60%

航天通信前后“打架”的業績預測最難為投資者理解。前后僅僅兩個月時間,航天通信2013年度凈利潤就從預計同比增長80%以上 “變臉”為預計同比下降60%左右。受前后不著邊的業績預告影響,航天通信股價震蕩極大。

1月22日,航天通信發布業績預增公告稱,預計2013年度凈利潤相比2012年增長80%以上。對于業績預增的主要原因,公司公告稱,除了主業發展迅猛,還有轉讓杭州天澤房地產35%股權獲得的收益。

然而,3月24日,公司卻發布了一則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將凈利潤修正至同比下降60%左右,對于業績“變臉”,航天通信的解釋是轉讓杭州天澤股權的投資收益確認依據不充分。

光電股份:預增變虧損1.66億元

1月29日,光電股份發布公告稱,預計公司2013年實現凈利潤8000萬元左右,同比增長2550%,原因是公司將連續兩年累計虧損2.46億元的天達公司進行了剝離。受此利好影響,公告當日公司股價大漲4.90%。

然而,3月28日,公司又發布了一份虧損的業績修正。將預測的2013年凈利潤調整至-1.66億元,讓人大跌眼鏡。

有投資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個前后差距也太大了吧,不知道公司是怎么進行的業績預測的,這種預測不準確引起的股價下跌誰來負責?”

業績預告含金量待提升/

一位四川上市公司的證券事務代表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交易所允許上市公司對業績進行一定程度的修正,但是一般來說,不會出現業績預告修正前后差距巨大的情況,因為企業的經營還是有一定規律的,除了特殊或突發的原因,業績修正前后差距非常大的情況非常少見。此外,原則上業績修正只能有一次,多次修正的話交易所是會質詢的。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上市公司高管也提到,一般來說,如果公司正常經營,是非常好做業績預告的,并且與最終業績差距不會很大。但是如果基本面本身不好,靠政府補貼、賣資產之類的公司,就有比較大的不確定因素,往往修正得也比較多。

另一方面,進行年終審計時,公司管理層和審計機構在財務處理上也有較大的不同,比如提取資產減值準備,但也基本不會出現本來預增、之后修正為虧損的情況。不過,由于業績預告是可以人為調整的,這和公司管理人員的誠信度密切相關。總之,正常情況下離譜的業績修正還是非常少見的。

對此,廣東奔犇律師事務所劉國華律師認為,上市公司發布公告應該遵循準確、及時、完整的原則,如果業績預告修正前后變動幅度過大,無疑會影響二級市場股價的走勢,進而對投資者造成較大影響。根據交易所的相關規定,下述三種情形出現時應及時進行業績預告:凈利潤為負;實現盈利,但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業績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實現扭虧為盈。

劉國華律師進一步分析指出,對于業績預告的修正與此前的預告幅度相比不能超過多少,監管層并沒有具體要求,先“粗獷式”進行業績預告,后大幅修正的情況屢見不鮮,成為了A股市場一個另類的現象。因此希望管理層能夠盡快出臺相關規定規范業績預告修正,提高上市公司業績預告的“含金量”。

有業內人士表示,業績預告本來是為了讓投資者能夠更好地了解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也是在上市公司定期報告披露前更快速了解公司情況的渠道,一些公司的業績預告往往能夠成為投資者操作的 “指南針”,對投資決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往往可以看到,公司股價在業績預告發布后出現較大波動。然而,越來越多的業績預告修正卻讓投資者無所適從,向上修正業績自然歡天喜地,但若大幅向下修正則可能引起市場拋售,投資者因此蒙受損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