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03 00:43:57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周洲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周洲 發自北京
在3月30日的一場小型會議中,中國入世談判時中美雙方的代表龍永圖和查倫·巴爾舍夫斯基這對老對手坐而論“道”。這次,他們論的是正在進行中的中美雙邊投資保護協定(BIT)。
他們的對話顯示,目前BIT談判的難點在于負面清單的長短。而對外資的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是BIT談判的基礎。
巴爾舍夫斯基說,美國方面認為,中國的負面清單太長了。而龍永圖在同意這個說法的同時也認為,外資的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對于中國來說都不易,尤其是負面清單所涉及的領域,短期內中國放開一些領域需要時間才能逐步達到。
為制定全球投資規則探路
2001年,龍永圖是中國入世談判的首席代表,巴爾舍夫斯基是美國貿易談判代表。最近,兩人因為中美正在進行的雙邊投資保護協定而再次坐在談判桌前。
這場于2008年重啟的中美雙邊投資保護協定從現實意義來說,是貿易投資便利化的規則制定,旨在保護和促進中美雙邊投資穩定增長,但在全球投資規則尚未建立的情況下,中美這兩個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經濟體之間的投資規則如果談定,那么將為后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談判樹立一個標本,起到示范的作用。
目前,BIT已經進行了12輪談判,從今年1月的第11輪談判開始,雙方進入實質性的文本談判階段。
“談判的基本框架和原則已經擬定,現在進入了談判細節,包括負面清單上的內容和項目。”龍永圖說。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對外投資國和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國家,而中國是全球第二大對外投資國和全球第三大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的國家。兩國對于全球投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巴爾舍夫斯基表示,近年來中國對美投資的增速超過了美國對中國投資的增速,這種趨勢令人驚喜,但依然有些障礙阻礙了雙邊投資的增加,中國投資占美國投資總量的比重較小。這也是BIT的重要性所在。
據統計,截至2013年9月底,美在華投資項目累計超過63000家,實際投資726億美元,是中國最大的投資來源國。
而中企赴美投資雖然增速快,但占比少。在美國3.9萬億美元的外資存量中,中國企業200多億美元的投資額僅占美國吸收外資總額的0.5%~0.7%。
負面清單長短雙方存爭議
BIT的談判包含著雙方的訴求。
從在中國的美國商會發布的報告來看,其訴求包括希望中國減少投資障礙,更多地放開投資領域。而中國則希望美國對外商的投資審查能夠更透明、具有一致性和可預測性。
“私人投資在美國沒什么困難,但一旦帶有政府投資的意味,比如企業的資金來源中有政府投資或者政府投資了美國的私人公司,美國方面就會有點猶豫。這對中企的進入來說有時候造成了困擾。”巴爾舍夫斯基說,“美國有必要完全透明地讓中國投資者知道什么是容易進的什么是難投資的。”
正因為雙方有分歧,BIT的達成一方面被寄予了厚望,另一方面也被認為會進行得不易。
龍永圖說,目前,雙方談判的焦點集中在負面清單領域上的內容。中美雙方都認為在短期內就負面清單上的內容達成一致比較困難。
現在,為公眾所見的是上海自貿區包含了190項限制措施的第一期負面清單。具體談判的版本雖然未為公眾所見,但是是以上海自貿區版為藍本。
“中國列的負面清單太長了。”巴爾舍夫斯基直言,“負面清單越長,美國在中國的投資機會就越少。而中國此舉也會將隨之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排斥在門外。中國縮短負面清單非常必要。”
“美國希望看到一個短版本的負面清單。而中國還需要在某些待開放的領域做一些工作。可以預見,雙方在細節上的談判將是艱難的。也許中國會就負面清單上的某些領域試驗性地開放提供一個過渡的時間表。”龍永圖說,“我相信,隨著中國經濟領域更深的改革,負面清單將越來越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