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4-03-31 13:52:44
服裝行業的日子顯然越來越難過。在整體經濟大環境疲軟的大背景下,加上政府反腐、電商低價打折等因素,實體店銷售份額下滑很厲害,各家企業2013年的業績同比下滑的不少.
6家公司存貨31億元
繼2012年國內六大運動品牌因高庫存“受傷”之后,即使經過了2013年一年的消化,6家公司的庫存仍未能消化完畢。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2013年,國內六大運動品牌李寧、安踏、匹克、361度、中國動向和特步的存貨分別為9.42億元、6.89億元、3.66億元、4.09億元、1.83億元和5.37億元。
李寧的存貨位居首位,這與李寧早期的大肆擴張有很大關系。年報顯示,2013年,李寧實現收入58.24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跌12.8%,凈利潤虧損3.9億元,與2012年19.79億元的虧損額度相比,虧損面大幅收窄80.2%。
對于業績虧損的原因,李寧代理行政總裁金珍君表示,一是公司在處理有問題的經銷商上投入了一些資金;二是去年公司投入了約6億元資金用于開展新業務和營銷推廣。一位接近李寧的人士介紹,李寧多數經銷商已經完成了清貨這一步驟,還有部分正在處理存貨。
同樣,安踏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也公開表示,我們在2013年把庫存基本上清完了,可以說2012年以來服裝行業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
不過,安踏對于行業的庫存問題抱有懷疑態度,公司認為,部分企業仍存在庫存問題,品牌和產品的同質化問題并沒有在本輪行業調整中得到根本性解決。體育用品行業目前仍存在很大挑戰。
行業洗牌在即
從各大品牌披露的年報可見,2013年,除了中國動向凈利潤有所增長之外,其余5家公司的業績仍未實現增長,其中,361度的業績更是下滑了近七成。
雖然運動品牌的業績并不理想,但有分析人士指出,仔細分析下各家財報可以發現各品牌的2014年訂貨會訂單已經呈現出觸底反彈跡象,這也是業界衡量企業表現和行業回暖最重要的數據之一。
數據顯示,安踏2014年連續三個季度訂貨會數據呈現正增長,特步、361度訂單跌幅收窄,匹克第三季度實現雙位數增長。
不過,上述分析人士指出,行業回暖并不意味著行業調整已經結束,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的集中程度較低,部分企業的訂單量上升并不能掩蓋二線、三線品牌依舊苦苦掙扎的現實。
據了解,目前的中國市場有將近30個較為知名的運動品牌在競爭,再加上不知名的品牌,共有上百個運動品牌在爭奪市場。
對此,安踏副總裁張濤曾在行業會議上表示,行業集中度提升,少數優秀的企業占據大部分的市場份額,這是行業走向成熟必須經歷的過程。隨著行業調整的深入,好的企業會更好,一些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將被淘汰。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