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財政部長談“放權”:走出“放亂收死”循環

2014-03-24 01:13:59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金微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金微 發自北京

簡政放權,政府哪些權力該放,哪些權力不該放?

在3月22日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4”上,財政部長樓繼偉表示,簡政放權不是什么權都要放,“簡政放權的原則,其中之一是政府間如何劃分職能的問題。政府在減少管制的時候,如何從事前審批轉向事中和事后監管,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

不會進走收放死循環

在當前經濟環境下,簡政放權已成為改革的先手棋,去年,僅中央政府下放取消的審批事項就有416項,此舉釋放出了改革的強烈信號。

然而,簡政放權在給企業和市場帶來活力的同時,也引起社會的擔憂:放權過后是否會收權?

事實上,過去就曾多次出現簡政放權然后又收權的案例,主要原因是放權之后出問題,然后再收權,收權之后又僵化,然后再放權。

樓繼偉在演講中將這種現象稱之為“放亂收死”的循環。不過,在他看來中國這一輪的簡政放權不會再出現循環。政府把本該由市場去決策的權力還給市場,由市場去調配。“所以就不太容易出現過去那種放亂收死的循環。”

在簡政放權的過程中,還需要大力破除利益集團的阻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全國“兩會”結束后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簡政放權是減少權力尋租、鏟除腐敗的釜底抽薪之策。至于簡政放權到何處?李克強說:“那就是正確地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努力做到讓市場主體法無禁止即可為,讓政府部門法無授權不可為。”

樓繼偉認為,如何做好放權后的工作,需要處理好三重關系,第一,由政府履行的職能,如何在不同層級政府之間劃分;第二,政府管理如何轉型,特別是公眾參與和透明化的問題;第三,政府在減少管制時,如何從事前審批轉向事中和事后監管。

“不是什么權都放”

在談到政府職能如何在不同層級政府之間劃分時,樓繼偉舉了霧霾污染的例子,“大氣污染是一個跨區域性的外部性問題,一方面由燃煤造成的,另一方面由汽車尾氣造成的。但是汽車在全國各地都在生產,還有進口,如果它的尾氣排放標準不達標,再賣到全國各地,就會影響全國各地的大氣質量,造成霧霾”。

樓繼偉說:“如果簡單地把審批權都下放,比如說市、縣政府都生產汽車,他并不關心造出來的車賣到全國各地造成的尾氣的危害,這就帶來一個問題,一個區域外部性的問題應該由哪級政府來管?”

事實上,美國就有這樣的案例,洛杉磯在上個世紀40年代就發生了霧霾,最后很多科學家進行分析,發現污染主要是由燃煤和尾氣造成的,而洛杉磯沒有什么電廠,也不生產汽車和汽油,都是其他地方賣到這里來的。他們做了很多的工作卻沒有結果,最后美國才成立聯邦環保署并在全國執法。

樓繼偉說,這個例子說明不是什么權都要放的。“我們國家是缺水的,我們現在會發現很多地方城市為了造風景把水到處截流,導致下游干枯,水的問題是全局性的問題,影響一個省內的整體生態是省里邊管,你不能放到縣管,他會讓相臨的縣沒有水。”

樓繼偉認為,不是說政府的事情都可以下放,要看一些原則,同時在下放權力的時候還要公眾參與,政府放權后還存在事中和事后監管的問題。

李克強也提到,放并不是說政府就不管了。要放管結合,讓政府有更多的精力來完善和創新宏觀調控,尤其是加強事中事后的監管。“對一些搞坑蒙拐騙、假冒偽劣、侵犯知識產權、蓄意污染環境、違背市場公平競爭原則的行為,那就要嚴加監管、嚴厲懲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