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4-03-17 08:43:49
央行連出重拳
規范互聯網金融
本月13日,央行下發緊急文件叫停支付寶、騰訊的虛擬信用卡產品,同時叫停的還有條碼(二維碼)支付等面對面支付服務。央行的一紙文件迅速引發軒然大波,上周五中信銀行(601998)早盤就一度觸及跌停板,相關互聯網金融概念股也多少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對于叫停虛擬信用卡和二維碼支持業務的原因,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馮新婭表示,主要是從客戶支付安全的角度出發;下一步,會從風險的角度統一評估這兩個產品,現在只是讓他們履行報告的義務。
中金公司也在第一時間發布研究報告表示,關于二維碼支付,被暫停的不只是支付寶,所有第三方支付的介于線上和線下之間的支付方式(如騰訊的微POS等)都將受到影響,而動了銀聯的奶酪則是主因。央行的解釋是條碼(二維碼)應用于支付領域有關技術、終端的安全標準不明確,相關支付指令驗證方式的安全性尚存質疑。關于虛擬信用卡,定位監管上確實存在模糊地帶,但動了銀聯的奶酪仍是主要原因。眾所周知,監管機構對信用卡有“三親”(在信貸或信用卡審批環節,對申請人進行親訪、親簽、親核)的監管要求,盡管中信銀行所醞釀的虛擬信用卡已經采取包括調低信用卡額度、引入保險公司等方式盡量降低監管風險;但嚴格意義上講,在符合監管標準方面還是有一定瑕疵。中金公司認為,虛擬信用卡將促進支付寶和財付通O2O閉環的建設,推動線下支付向線上支付轉移,仍將損害到銀聯的利益,這或許才是叫停的主要原因。
然而,正當上述風波還處于發酵之際,央行再出狠招劍指第三方支付。據相關媒體報道,央行近日向多家機構下發《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及《手機支付業務發展指導意見》草案,進行征求意見。該意見中指出,個人支付賬戶轉賬單筆不超過1000元,年累計不能超過1萬元;個人單筆消費不得超過5000元,月累計不能超過1萬元。據悉,這是央行第三次征求意見,不出意外,也很有可能是最后一次征求意見。業內人士普遍表示,最后一次征求意見稿和前兩次相差巨大,很多政策出乎意料,其對第三方支付的打擊將巨大。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