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05 01:11:49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徐超 浙江海寧攝影報道
每經記者 徐超 浙江海寧攝影報道
浙江華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策影視)(300133,收盤價32.30元)與浙江海寧市政府在2011年簽署的“海寧中國武俠(影視)文化產業園”項目(以下簡稱產業園),目前似乎成了“不能說的秘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華策影視關于產業園的公告、年報和季報,以及相關公開報道發現,簽署于兩年前的政企合作項目,至今沒有明顯進展,且在年報和季報并沒有提及。記者2014年2月26日在海寧實地采訪獲悉,產業園地塊所在的周邊村民均知曉此項目,并稱項目至今未見動工,原因不明。
對此,華策影視董事、副總經理金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項目到底出了怎樣的狀況,企業也不是很清楚。金騫強調,華策影視都是嚴格遵守協議在操作,不管事件最后會怎樣發展,對上市公司都沒有影響。截至3月4日發稿時,記者向海寧市委宣傳部負責人發去采訪短信和采訪傳真,但未獲得回應。
政企合建武俠城/
2011年11月7日,華策影視發布了“關于公司與海寧市政府簽署海寧中國武俠(影視)文化產業基地合作協議書的公告”,產業園項目正式揭開面紗。
根據公告,華策影視將與海寧市政府合作在海寧市鹽官古城建設產業園項目。這被外界俗稱為“武俠城”項目。
華策影視負責出資成立開發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項目建設總投資不少于10億元,包括了華策影視投資及其他合作伙伴、投資方在項目核心區域內的開發投資。
公告顯示,擬建的海寧中國武俠(影視)文化產業基地區域,東靠鹽官古城西護城河,南鄰老01省道,西到建設中錢江隧道東側,北至荊山大道南側。
項目規劃第一期用地總面積約1259畝。第二期規劃用地面積約為700畝。這就是在當地人俗稱的“2000畝地的項目”。
公告稱,華策影視和海寧市政府在第一期項目用地規劃建設用地完整、合法供地三年且符合其他建設條件后,初步建成配套設施齊全、產業鏈完整的海寧武俠(影視)文化產業基地。在上述期限內,雙方互相配合招商引資,在鹽官景區和產業基地內實現影視、文化、旅游產業產值達4億元以上,上繳稅收和規費4000萬元以上。
雙方還計劃用5年時間將產業園打造成全國乃至亞洲知名武俠文化影視拍攝及旅游基地,年吸引不少于20個劇組入駐拍攝,引進注冊登記在基地影視文化企業(工作室)不少于200家。還要力爭成功創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優惠政策曾被疑“零地價”/
上述土地,海寧市政府同意按土地評估價的80%作為掛牌價,并在和華策影視協商后按國家法規和政策規定設定掛牌條件。
此外,海寧市政府還同意在企業摘牌后,足額繳納土地出讓金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前撥付給企業相當于已經繳納土地出讓金的75%(含辦理權證的各項稅費)的文化產業項目獎勵金,剩余的相當于已經繳納土地出讓金的25%(含辦理權證的各項稅費)的文化產業項目獎勵金,在實現約定的三年目標后一個月內予以獎勵兌現。如因政策變動等特殊原因造成海寧市政府不能兌現剩余部分的,海寧市政府愿意以景區門票收入予以補足。
海寧市政府還要和華策影視建立鹽官景區門票收入增量部分共享機制,以2008年~2010年年均門票收入為基數,合作協議簽訂后八年內(簽訂之年起算)對鹽官景區 (不含企業投資建設的產業基地)門票收入的增量部分扣除15%海寧市政府必須上繳的各種稅費部分后的余額部分適當獎勵給公司,具體比例為:前四年為余額部分的50%,后四年為余額部分的40%。
當時曾有分析認為,海寧幾乎是以接近零價格出讓土地,華策影視等于是零成本獲取這近2000畝土地。
律師:雙方都沒有違法/
記者注意到,2004年12月,國土部和財政部及央行就聯合發出 《關于進一步加強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征收使用管理的通知》,強調凡不按國家規定的標準足額繳交土地有償使用費的,一律不得下發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批準文件。否則,以違法批地進行處理。這意味著“零地價”招商被禁止。
對于華策影視海寧項目類似“零地價”拿地的招商行為,北京尚公律師事務所周帆律師說,雖然實質上接近零地價出讓,但在程序上,企業繳納了出讓金,政府另外通過財政補貼。雙方都沒有違法。
世邦魏理仕杭州分公司董事總經理馬英樞認為,零地價是表面現象,實質是政府通過讓渡土地收益獲得未來可預期的產業升級,如稅收收入、周邊土地溢價、促進城市化配套等利益。
馬英樞認為,開發商雖然可能無償拿到土地,但后期承諾兌現依然要付出成本,一旦無法實現最初的承諾,零地價的土地有可能面臨各種變數。對一些地塊面積大、開發周期長、資金投入大,需要深厚產業背景才能順利開發的項目,即便是零地價,雙方其實都會很謹慎。因此,不能對零地價一概而論。
華策回應:不會有經濟損失/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當地村民打聽,周邊村民都知曉此項目。村民表示,自從說了要造影視城后,就沒見開工過,地塊上房子也都沒拆掉,空空蕩蕩的根本沒人。
在華策影視的近期的年報和季報中,對于產業園項目的描述著墨不多。只是在2012年年報提到,“公司獨資的海寧鹽官武俠影視基地招商有限公司,于2012年3月26日辦妥工商設立登記手續。”“海寧基地的建設、營運,正在按計劃運營中。”等;2013年第三季度報告提到,浙江影視產業國際合作實驗區杭州總部地塊項目公司已設立,此外沒有產業園的只言片語。
根據記者獲得的未經證實的說法稱,因為產業園項目當初與海寧政府簽訂時,條件太過優惠,換屆后新政府想更改某些條款,但華策影視和海寧市政府沒有談攏,所以停了下來。
華策影視董事、副總經理金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海寧項目實際上是2011年5月28日成立的中國(浙江)影視產業國際合作實驗區的一個部分,總部在杭州。金騫說,企業都是嚴格遵守協議在操作,究竟哪方面出了問題企業也不是很清楚,招商也都在進行中了。現在杭州這邊比較順利,海寧那邊需要進一步交涉溝通,總會有辦法解決的。
金騫表示,海寧項目的消息是怎么傳出來的,不太好說,但涉及部門很多,很多事情需要共同去做,比較復雜。到目前雙方都沒有推翻合同,他個人認為,不會發生問題。如果海寧的項目黃了,華策頂多是時間上有損失,經濟上不會受累。“當然,我們不希望發生這樣的事。”
記者專門聯系上海寧市委書記林毅,對方稱自己在開會,無法回答記者的問題,隨即掛斷電話。之后,記者向海寧市委宣傳部負責人發去采訪短信,并發去采訪傳真,但至今未獲得回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