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25 01:38:02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金喆 發自廣州
每經記者 金喆 發自廣州
近日,市場傳出華大基因計劃今年赴港上市的消息,引起了機構的一度狂熱。不湊巧的是,國家食藥監局、衛計委剛好在本月中旬明令禁止任何醫療機構開展基因測序臨床應用,這家人類基因測序公司首當其沖。
公司“暫時不回應”上市傳言
昨日(2月24日),一位曾到華大基因參觀調研的機構人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華大基因上市的消息已經傳了幾年,是業內公開的秘密。
不過,華大基因方面依然保持低調,公司品牌部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于上市傳言公司“暫時不回應”。
有海外媒體引述消息人士話稱,華大基因子公司——華大基因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計劃今年第四季度赴港上市,并通過香港首次公開募集大約4億美元的資金,花旗集團等已受聘負責該筆上市計劃。公開資料顯示,華大基因旗下有科技、健康、農業、信息等四大板塊。
另據《理財周報》報道,2012年下半年,光大控股和紅杉資本牽頭,共16家PE共同投資華大科技,華大基因要求簽訂雙向對賭協議,這些都是在為華大科技上市做準備。“前不久,華大科技剛召開董事會討論上市事宜。2013年,公司已完成股份制改制,目前已確認了相關券商和審計機構,上市步伐正在一步步推進。”
據了解,基因測序與疾病,以及與臨床治療的關聯度很高,因此“基因產業”在世界各地迅速發展,外界對于華大基因的基因檢測業務未來市場充滿了想象力。據一位熟悉華大基因的券商人士介紹,機構最看好的是華大基因子公司華大醫學的產前業務診斷。
記者了解到,華大醫學是華大基因的主要產業化機構,主要做唐氏兒體外三體篩查。盡管該項目直到2012年才開始實現商業化,但近兩年已有收益。
基因測序臨床應用被禁
然而,今年2月,華大基因的基因測序商業化卻碰上了“倒春寒”。
2月9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在相關的準入標準、管理規范出臺以前,任何醫療機構不得開展基因測序臨床應用,已經開展的,要立即停止。通知下發后仍繼續開展的,屬地衛生行政部門要依法依規予以查處。
廣州一家知名基因測序機構的高層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公司將會按照國家的規定停止相關的基因測序項目,相關業務何時恢復不得而知,目前仍在考慮應對措施。
禁令一出,產業界和資本界將目光齊齊轉向華大基因,都在關心這家公司會采取哪些措施應對。
對此,華大基因品牌部的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公司處于信息收集階段,不方便對基因測序叫停作出回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