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02-17 17:12:00
2月17日,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負責人就美國對中國光伏產品第二次雙反調查發表聲明,稱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未能充分客觀地考慮中美光伏產業相互依存的事實和現狀,中國光伏產品不僅沒有損害美國產業利益,而且還為美國上下游產業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利益和就業機會。
每經記者 周洲 發自北京
2月17日,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負責人就美國對中國光伏產品第二次雙反調查發表聲明,稱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未能充分客觀地考慮中美光伏產業相互依存的事實和現狀,中國光伏產品不僅沒有損害美國產業利益,而且還為美國上下游產業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利益和就業機會。
2月14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作出初裁,初步認定美國國內產業因進口中國晶體硅光伏產品而遭受實質損害。
該負責人表示,2011年11月,美方不顧中方反對,執意對中國產光伏電池啟動雙反調查,并于2012年12月決定征收29.18%-254.66%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高額的雙反稅率使得中國企業很難向美國出口中國產光伏電池產品。
據業內人士稱,中國企業不得已采取轉口貿易和海外組裝的方式曲線出口。
而美方于2014年1月23日再次對中國光伏產品發起雙反調查,目的在于全面嚴格限制中國對美出口晶硅光伏產品。
由于“原產地”的嚴格限制,中國企業連曲線出口也不能了。
該負責人說,自2013年5月以來,中美雙方就妥善解決光伏領域的貿易摩擦進行了多輪磋商談判。“就在談判過程中,美方宣布對中國光伏產品進行第二輪雙反調查,此舉無疑加劇了光伏產品貿易摩擦,也對磋商解決中美光伏產品貿易摩擦制造了障礙。”
商務部將組織協調中國光伏業界和相關企業繼續做好有關產業損害、傾銷、補貼等問題的法律抗辯工作。
該負責人還稱,仍將通過對話和磋商解決光伏貿易爭端。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