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23 01:18:3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金喆 發自廣州
每經記者 金喆 發自廣州
針對近期《人民日報》大篇幅的報道,如新集團(NUS,NYSE)1月21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一份聲明稱,公司在內部調查中發現有部分經銷商不遵守公司的政策和監管要求,部分行為并未得到公司授權,將會糾正這些行為。
昨日(1月22日),如新(中國)媒體部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證實,公司即日起暫停了所有業務推廣會議和任何新銷售人員及直銷員的申請,內部已下發相關法律法規的教育培訓文件。由于該事件發生在2014年初,暫不清楚是否會對今年業績造成影響。
承認存在違規行為
如新在1月21日發出的最新聲明中,承認了在中國的銷售確實存在違規行為,并表達了歉意。
如新表示,將提供更多培訓以加強貫徹公司現有的規范政策,公司目前培訓將著眼于組織銷售人員利用公眾人物或媒體報告作錯誤宣導,夸大宣稱產品功效或對如新在華的獨特經營模式進行不當描述,與公司其他市場的經營模式混淆等行為。
如新還表示,為配合有關部門的工作,如新即日起主動加強對銷售人員相關法律法規的教育培訓;暫停所有業務推廣會議,并同時暫停接受任何新銷售人員及直銷員的申請;將擴展現有直銷產品退換貨政策,以同時涵蓋通過零售渠道購買的直銷和非直銷產品。
最后,如新在聲明中稱,將配合政府有關部門的核查工作,對于任何違規的個人和行為,一經發現,將按公司政策進行處理。
投資者起訴求賠償
盡管如新集團通過SEC表達了“誠摯的歉意”,但投資者卻不買賬。
最新消息顯示,自1月15日起,美國已陸續有8家律師事務所發布聲明宣布,代表投資者對如新公司提起訴訟。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前總檢察長小查爾斯·福迪所在的KSF律師事務發布公告指,在如新相關問題被披露前,以及其股價大跌過程中,如新公司的內部人士拋售了4900萬美元的股票。
美股維權律師郝俊波昨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次事件對如新股價影響重大,預計將有大批股民向如新提出賠償,目前正在收集國內投資者的訴訟需求。“從目前情況看,如新股價大跌,公司也發文承認違規,所以投資者已經具備了訴訟理由,最終獲得賠償的幾率很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人民日報》連續三天發文揭發如新集團在華涉嫌傳銷,其股價期間一度下跌逾40%,市值蒸發超35億美元。截止21日收盤,如新下跌2.6%至77.39美元,而在15日開盤為136.47美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