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16 01:25:29
每經編輯|易方達指數投資研發中心 楊俊
易方達指數投資研發中心 楊俊
2013年創業板指數大漲82.73%,同期上證綜指、深成指、滬深300指數則分別下跌6.75%、10.91%和7.65%。創業板ETF(159915)交易也明顯活躍,日均成交額從2011年的0.44億迅速攀升到2013年的1.27億。但是,創業板自誕生以來,來自各方面的質疑如影隨形,伴隨著指數的一路走高,唱空之聲同樣不絕于耳,從未停歇。
縱觀2013年全年,各方力挺創業板的理由似乎也都比較充分,而各方唱空的觀點仿佛也都很有說服力。讓我們把視線暫時先從對經濟轉型、戰略新興產業、消費升級、新商業模式的張望和期盼中轉移開來,暫時在高估值、題材炒作、解禁套現、IPO重啟的糾結和困惑中平復一下心情,看看上市公司基本面,看看成分股業績表現。
2013年創業板上市公司一季報、中報、三季報顯示的整體凈利增速為4.91%、2.22%和5.3%,而同期滬深300上市公司凈利增速分別為8.38%、9.37%和12.41%,創業板業績表現仿佛不盡如人意,與“高成長”的定位及市場預期不符,這也成為市場唱空創業板的主要依據。但提醒注意的是,對于創業板這樣內部分化明顯的板塊而言,細致的剖析或許可以得到更有價值的答案。
2014年1月13日創業板流通市值排前50名的公司,2013年一季報、中報、三季報的凈利平均增速分別達到33.67%、22.77%和31.58%;流通市值排前100名的上市公司,2013年一季報、中報、三季報的凈利平均增速分別達到26.26%、101.51%和50.1%,業績表現可以說完全符合市場給予創業板的期待。此外,創業板上市公司之間主營業務收入、每股收益等其他財務指標的分化也反映出了類似的特征。板塊內部的分化也直接體現為去年創業板指數(399006)漲幅超越創業板綜合指數(399102)8個百分點,而創業板指數匯集了創業板流通市值最大、流動性最好、最具代表性的前100只股票。因此,從成分股基本面來看,2013年創業板指數表現超預期,看似偶然,實則必然。而將創業板指數簡單地等同于整個創業板進行分析,悲觀看空,可能會陷入誤區,錯失創業板指數的投資機會。
另一方面,創業板當前也存在一些可能的風險點,如相對滬深300等大盤藍籌指數估值溢價已創出歷史最高值,新股發行產生的擴容壓力,解禁高峰到來等等,投資者在參與之前,需要客觀謹慎地做好綜合分析,在參與創業板ETF投資時注意同其他風格指數組合配置,分散風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