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熱公司

每經網首頁 > 熱公司 > 正文

三元股份預虧近2億元 兩大收購成“拖油瓶”

2014-01-16 01:24:53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郭夢儀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郭夢儀 發自北京

三元股份(600429,SH)昨日(1月15日)發布2013年業績預虧公告,預計公司年度經營業績將出現虧損,凈利為-1.85億至-2.15億元。2012年同期,三元的盈利為3280.18萬元。

從2013年一季度開始,三元股份便一直處于虧損狀態,第四季度虧損額可能接近1億元。

對于業績虧損的原因,三元股份方面解釋為,一方面原輔材料價格上漲導致公司產品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受市場因素影響,產品毛利率下降,投資收益同比下降,導致凈利潤減少。

奶業專家陳連芳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本原因或在于三元股份在高附加值產品上轉型的效果不明顯。

分析人士認為,收購三鹿奶粉和負債連連的太子奶的資產似乎也出現“后遺癥”。

三元股份遭遇全年虧損/

三元股份2013年遭遇全年虧損,且虧損金額呈逐步擴大之勢。按照目前三元股份披露的數據,公司在第四季度的虧損數額比公司前三季度的虧損數額之和還要高,約虧0.98億~1.28億元。

其實,從2013年一季度開始,三元股份便一直處于虧損狀態。三季度財報顯示,2013年1~9月,公司已經虧損8658萬元。其中,第三季度便占五成以上,達到4854.58萬元,而2012年同期,三元股份凈利潤還有1969.15萬元。

據公開資料顯示,三元股份巴氏奶產品的產量穩居全國第二,該公司擁有5萬頭奶牛的現代化牧場,單產高達每年10噸/頭,高出國內平均水平近一倍。但是,在乳制品上市公司中,三元股份的業績情況顯然不算太好。

貝因美此前發布公告,預計公司2013年實現凈利潤5.6億~8.15億元之間,同比增長10%~60%。另外兩家奶業巨頭光明乳業和伊利股份尚未發布2013年業績預告,但前三季度兩公司營業收入與利潤均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其中,伊利股份2013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大幅度增長84.12%。

對于此次預虧的原因,三元股份在公告中表示,是受原輔材料價格上漲因素影響,導致公司產品成本上升;受市場因素影響,產品毛利率下降;同時,投資收益同比下降,凈利潤減少。

據奶業專家王丁棉介紹,7月份以來,原奶供應緊缺,國內奶價已經逼近瑞典。從奶源價格變化趨勢來看,生鮮乳價格自2013年9月份開始進入上漲通道。

根據農業部周度監測數據,2014年第一周,全國主產區生鮮乳平均價格已達4.19元/公斤,較2013年初上漲23.2%,其中三季度上漲6.2%,四季度上漲11.7%。國內原奶價格正在邁向“5元時代”。

在如此高的生乳收購價格面前,低附加值的乳制品的確面臨著成本過高的難題。為了彌補奶源緊張導致的成本上漲,2013年12月,三元率先對旗下液態奶調價,以緩解成本壓力。

轉型效果不明顯/

從整個乳制品行業的狀況來看,雖然成本日漸上升,但是別的乳制品企業依舊有錢可賺。而三元股份在預虧公告中表示,2013年的虧損原因還在于“毛利下滑”及“投資收益減少”。

公開資料顯示,4年前,三元股份出人意料地“吞下”了深陷三聚氰胺泥淖的三鹿奶粉。1年前,三元股份再次跨地域收購負債沉重的湖南太子奶。這些大手筆整合之后,公司的業績似乎也出現“后遺癥”。

陳連芳表示,由于成本的上漲,三元的液態奶收益早就只能保本了。而收購上述兩家企業,陳連芳認為,三元是希望借著太子奶在三、四線市場的渠道和三鹿奶粉的知名度,打開自身高附加值的乳飲料和嬰幼兒奶粉市場,以改善主業業績。

但是,不僅太子奶的不良資產拖累了三元的業績,三鹿奶粉的名聲也為三元布局奶粉市場埋下隱患。奶業專家陳渝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三元高端奶粉產品被乳協舉薦高調推出,但是銷量不佳。太子奶的巨額債務也拖累了三元股份的業績。

陳連芳表示,兩項收購不僅無法改善三元股份的主營業績,一定時期內還會帶來拖累,“若排除政府投資或扶持的資金,三元股份的主業虧損可能會持續兩到三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