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鄭眼看盤:消息面偏利好 股指漲跌互現

2014-01-16 01:24:3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本周三滬深股市漲跌互現,滬綜指跌0.17%至2023.35點,深綜指漲0.74%至1047.31點,兩市多數個股上漲,銀行、地產、煤炭等權重股表現不濟。創業板依然強勢,再度迫近歷史高點。

昨日消息面偏利好,一為央行某官員表示,“中國貨幣供應量不存在超發現象”,另有消息稱,元月的前十多天,四大行信貸發放迅猛;二為證監會可能會“普查”約五十家首批擬發行新股的公司。

央行公布去年末我國M2余額同比增13.6%至110.65萬億元;年末人民幣貸款余額同比增14.1%至71.90萬億元。另有數據顯示,社會融資規模增9.7%至歷史新高的17.29萬億元。上述貨幣供應量及銀行貸款數據均略微低于人們預期。

就我國大約在7.7%的GDP年增速(下周一將公布)及大約2.6%左右的CPI來看,兩者之和僅為10.3%。即使按官方自己定的13.0%目標來看,13.6%的M2增速也是超標的。然而,昨央行發言人表示:“貨幣沒有超發。”該觀點消解了市場對央行會否進一步收緊的猜測,所以對股市是利好。

另有消息稱,本月前12天四大行新增貸款已達3200億元,遠高于去年同期的2700億元。這條消息亦屬于利好,不過投資者也得提防激進的貸款行為。

證監會本周稍早曾出臺三條與IPO相關的補充措施,其中一條是 “抽查”IPO公司發行過程。據最新消息,證監會將實施“普查”,這條消息肯定受投資者歡迎。我國的新股發行制度比較特立獨行,從事實來看,漏洞顯然也較多。這種情況下即使維持高壓監管,也難保不被擬上市公司鉆空子,如果稍稍有所松懈,極易出現各式各樣的狀況。

這兩天大盤表現尚可,人氣稍稍趨于穩定,只是成交量少得可憐。今明兩天走勢比較關鍵,不排除股指劇烈震蕩,一方面是新股單日發行最多的日子是在本周五 (當天有包括陜煤在內的九家IPO),另一方面本周五正巧是股指期貨結算日子。從昨期指盤后持倉看,空方在即月合約上顯著減倉,卻又移至2月合約上。

新股發行密集期于下周一結束。假如股指于未來幾天殺跌,倉輕的投資者理應進場拿些籌碼,不必被大盤表面弱勢所嚇倒。這樣的操作雖說不至于獲得厚利,但小有盈利的機會應該是有些的。

機構在做操作計劃時肯定考慮到3月IPO空窗期,所以在操作行為上或有些趨同,即利用IPO帶來的壓力增倉,待IPO緩解時即能占據有利“地形”。就中小投資者來說,一般可逢低漸次補倉,努力將誤判所帶來損失降到最低。另外,對于那些打新股的投資者說,如果仍然有意于二級市場,大可不必“一條道走到黑”,因畢竟如今許多老股是遠較新股便宜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鄭步春 本周三滬深股市漲跌互現,滬綜指跌0.17%至2023.35點,深綜指漲0.74%至1047.31點,兩市多數個股上漲,銀行、地產、煤炭等權重股表現不濟。創業板依然強勢,再度迫近歷史高點。 昨日消息面偏利好,一為央行某官員表示,“中國貨幣供應量不存在超發現象”,另有消息稱,元月的前十多天,四大行信貸發放迅猛;二為證監會可能會“普查”約五十家首批擬發行新股的公司。 央行公布去年末我國M2余額同比增13.6%至110.65萬億元;年末人民幣貸款余額同比增14.1%至71.90萬億元。另有數據顯示,社會融資規模增9.7%至歷史新高的17.29萬億元。上述貨幣供應量及銀行貸款數據均略微低于人們預期。 就我國大約在7.7%的GDP年增速(下周一將公布)及大約2.6%左右的CPI來看,兩者之和僅為10.3%。即使按官方自己定的13.0%目標來看,13.6%的M2增速也是超標的。然而,昨央行發言人表示:“貨幣沒有超發。”該觀點消解了市場對央行會否進一步收緊的猜測,所以對股市是利好。 另有消息稱,本月前12天四大行新增貸款已達3200億元,遠高于去年同期的2700億元。這條消息亦屬于利好,不過投資者也得提防激進的貸款行為。 證監會本周稍早曾出臺三條與IPO相關的補充措施,其中一條是“抽查”IPO公司發行過程。據最新消息,證監會將實施“普查”,這條消息肯定受投資者歡迎。我國的新股發行制度比較特立獨行,從事實來看,漏洞顯然也較多。這種情況下即使維持高壓監管,也難保不被擬上市公司鉆空子,如果稍稍有所松懈,極易出現各式各樣的狀況。 這兩天大盤表現尚可,人氣稍稍趨于穩定,只是成交量少得可憐。今明兩天走勢比較關鍵,不排除股指劇烈震蕩,一方面是新股單日發行最多的日子是在本周五(當天有包括陜煤在內的九家IPO),另一方面本周五正巧是股指期貨結算日子。從昨期指盤后持倉看,空方在即月合約上顯著減倉,卻又移至2月合約上。 新股發行密集期于下周一結束。假如股指于未來幾天殺跌,倉輕的投資者理應進場拿些籌碼,不必被大盤表面弱勢所嚇倒。這樣的操作雖說不至于獲得厚利,但小有盈利的機會應該是有些的。 機構在做操作計劃時肯定考慮到3月IPO空窗期,所以在操作行為上或有些趨同,即利用IPO帶來的壓力增倉,待IPO緩解時即能占據有利“地形”。就中小投資者來說,一般可逢低漸次補倉,努力將誤判所帶來損失降到最低。另外,對于那些打新股的投資者說,如果仍然有意于二級市場,大可不必“一條道走到黑”,因畢竟如今許多老股是遠較新股便宜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上海:021-61283003深圳:0755-83520159成都:028-86516389028-86740011無錫:15152247316廣州:020-89660257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