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01-14 08:53:21
“確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從“產出來”抓起,2014年農業部將打響農產品質量安全攻堅戰。
每經編輯| 張雯
每經記者 張雯 發自北京
“確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從“產出來”抓起,2014年農業部將打響農產品質量安全攻堅戰。
1月8日,農業部召開常務會議,研究出臺《關于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管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把2014年定為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年,把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擺在全年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農業部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設計中,嚴格執法監管與推進標準化生產并駕齊驅。在此前召開的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視頻會議上,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指出,對于鄉鎮監管服務機構,要進一步充實人員,配備懂行的專業技術人員。
“農業部在保安全、建體系方面共提出8項具體監管細則。”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局長馬愛國介紹,接下來將嚴格農業投入品監管,強化登記管理,推行定點經營、實名購買制度,推廣控肥、控藥、控添加劑等農產品質量安全管控措施,大力推進綠色生產,推行產地證明和追溯管理制度,實現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有效銜接,搭建農產品質量追溯信息平臺,逐步實現上市農產品全鏈條可追溯。
按照《意見》,農業部將以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為目標,堅持嚴格執法監管和推進標準化生產“兩手抓”、產出來和管出來“兩手硬”。
“近3年全國蔬菜、畜禽、水產品等主要農產品監測合格率都保持在96%以上,與本世紀初相比,上升了30多個百分點,總體看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逐年提高,消費安全有保障。”馬愛國指出,“標準化生產是解決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治本之策,下一步將強化農產品標準化生產。”
據統計,截至目前我國創建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縣(場)639個,標準化的果園、菜園、茶園和標準化畜禽養殖場、水產健康養殖場(三園兩場)5500多個,認定無公害農產品7.8萬個,綠色食品1.9萬個,有機農產品3千個,地理標志農產品1248個,“三品一標”產品總數已超過10萬個,認定的產地占食用農產品產地總面積40%多,認證的農產品已占食用農產品商品量40%多。
《意見》指出,將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范縣創建,擴大“三園兩場”建設規模,推行全程標準化管理和農產品認證,大力培育擴大優質安全農產品品牌。
“我國農業生產經營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低、標準化生產難度大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改善”,馬愛國指出,下一步將強化“三園兩場”和標準化整體推進示范縣建設,加強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規模化生產經營主體的技術指導和服務,充分發揮其開展標準化生產的示范引領作用。大力培育優質安全農產品品牌,對安全優質農產品生產、綠色防控技術推廣等給予支持,積極發展“三品一標”,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優質農產品。
此外,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還將建立嚴格的案件查處移送和責任追究制度,加強農業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依托公檢法的力量,嚴懲違法分子,發揮震懾作用。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中的失職瀆職、徇私枉法等行為,依照有關規定移送紀檢監察機關依法依紀進行查處。暢通投訴舉報渠道,設立投訴舉報電話和處理平臺,推行有獎舉報制度。
按照此前國辦下發《關于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和《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今后食品安全監管主要由農業、食藥兩部門負責,對此馬愛國指出,“商務部的生豬定點屠宰監督管理職責也劃入農業部,強調了農業部門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主體職能,可以說農業部門質量安全監管的職能增加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