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14 01:07:03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金喆 發自廣州
每經記者 金喆 發自廣州
醫藥行業的反腐整頓仍在持續,1月12日晚間,國藥集團一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藥一致;000028,SZ)發布公告稱,從控股股東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國藥控股;01099,HK)處獲悉,公司董事施金明于1月10日晚被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就其涉嫌貪腐的指控采取拘留調查。
公開資料顯示,施金明曾于2009年1月~2011年11月擔任國藥一致董事長職務。同時,國藥控股全資子公司國藥控股分銷中心有限公司前總經理徐益眾也在上述事件調查范圍內。
昨日(1月13日),國藥一致董秘陳常兵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施金明較早之前就只在公司任董事職務,不涉及公司業務的運營工作,該事件對公司不會造成重大影響。
請辭不久被拘
國藥一致在公告中稱,董事會于1月9日收到公司控股股東國藥控股轉遞的、施金明提交的書面辭職報告,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職務。同時,公司從控股股東處獲悉,施金明已于1月10日晚被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就其涉嫌貪污的指控采取拘留調查。
同時,國藥控股也公告稱,施金明已于2013年12月29日遞交了辭呈,并自2014年1月7日起辭任國藥控股副總裁以及附屬公司的所有職務,而國藥控股分銷中心有限公司前總經理徐益眾也在上述事件調查范圍內。公開資料顯示,徐益眾曾長期擔任國藥控股采購總部總經理。
昨日,國藥集團相關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施金明已在該事件發生以前辭職,國藥集團一直有嚴格的內控管理體制,會督促國藥一致加強內控。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工作人員拒絕接受記者采訪,上海市人民檢察院新聞處工作人員則稱“暫未收到對相關案件進行公開披露的計劃”。
據悉,施金明自1989年7月起就進入中國醫藥集團,歷任國藥集團廣州分公司的重要職務。國藥一致2012年報顯示,其2006年12月~2008年12月任國藥一致總經理兼國藥控股廣州公司董事長;2009年1月起任國藥控股副總裁,期間兼任包括國藥一致在內的多家國藥控股子公司董事長;2011年11月起不再擔任國藥一致董事長,任國藥一致第六屆董事會董事。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上海市工商局官網查詢到,目前國藥控股分銷中心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仍顯示為施金明,但國藥控股官網的管理層精英團隊里,施金明的名字已被抹去。據了解,國藥控股隸屬于央企中國醫藥集團,是中國最大的藥品、醫療保健產品分銷商及領先的供應鏈服務提供商,在全國28個省(區、市)設有30余個分銷中心。
公司:對經營無重大影響
受此消息影響,國藥一致昨日股價一度低開,但在部分機構看來,事件對公司的影響有限,其后股價走勢漸穩并一度翻紅,報收46.87元,微漲0.26%。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國藥一致2012年、2013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80.12億元、156.76億元,同比增長18.89%、16.15%,凈利潤分別為4.76億元、3.97億元,同比增長44.92%、11.09%。2011年公司營收及凈利潤分別為151.30億元、3.30億元,同比增長15.81%、26.50%。也就是說,國藥一致在施金明離任董事長后并未出現過大的業績波動。
中信證券指出,施金明只是國藥一致的董事而非現任經營高管,對公司的戰略和經營毫無影響。金元證券醫藥行業高級研究員譚權勝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施金明是作為國藥控股方的代表入主國藥一致,近年來一直擔任董事職務。盡管其對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有建議權,但離職不會對公司業績造成重大影響。再從國企背景看,其對于國藥控股的影響也有限。
“他早幾年前就不擔任公司要職了,只出任董事職務,不參與公司的業務及運營,所以這次事件對公司沒什么影響。”陳常兵如是說。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3年下半年啟動醫藥行業反商業賄賂行動后,衛計委對醫藥行業貪腐問題的整頓仍在繼續。譚權勝分析稱,施金明等人的貪腐問題與GSK(葛蘭素史克)的性質不一樣,GSK是公司通過醫藥代表向外行賄,此次國藥控股事件屬于公司內部問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