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7 01:32:02
作為深圳規模最大的發電企業,深圳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載的城市電力供應使命不可謂不重大。與此同時,在環境問題日益凸顯的當下,以傳統火電為主營業務的深圳能源如何做到 “環境友好”,對公司決策者智慧的考驗顯而易見。
在經濟效益和社會責任面前,深圳能源的探索與努力之路從未停止。
“向清潔能源轉型是我們長期不懈的目標。”公司董事長高自民表示。相關公告顯示,深圳能源近年來在風電、太陽能領域的布局動作頻頻。截至2013年上半年,公司非募集資金投資的重大項目累計實際投入金額53.68億元,其中垃圾發電、風電等綠色能源項目占比約八成。這一數據無疑是公司發展清潔綠色能源的有力佐證。
另外,在環保改造和技術升級方面,深圳能源亦是不遺余力。“從安全生產、節能減排等技術層面上看,深圳能源不僅在國內是頂尖的,與國際同行相比也毫不遜色。”一熟悉深圳能源的業內人士表示。
競爭優勢明顯/
在傳統行業日漸式微的當下,深圳能源依然保持著較為強勁的盈利能力。
今年前三季度深圳能源實現營收92.55億元,同比略降7.8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87億元,同比增加29.05%。發電量方面,今年前三季度,深圳能源所屬電廠累計實現上網電量176.49億千瓦時,同比降9.56%。
“在西電東輸沖擊之下,深圳能源所受的影響并不大,得益于煤炭價格下降,公司的盈利實現增長。”前述人士表示。
2013年以來,在全社會用電量增幅繼續趨緩、西電東送同比增長、廣東省內電力市場競爭加劇等形勢下,深圳能源抓住煤炭市場價格下降的有利局面,嚴控成本費用,公司整體盈利水平明顯提升。
公司現以發電業務為主,發電業務占到公司總業務的90%以上。公司電力業務涵蓋燃煤發電、天然氣發電、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等,未來將逐步擴大清潔能源占比,從而實現產業轉型。
安信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深圳能源發電業務主要集中在廣深地區,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上網電價高、利用小時有保障、出色的煤炭成本控制能力、部分天然氣價格鎖定。
該報告指出,濱海電廠項目規劃容量為4×100萬千瓦,一期建設2×100萬千瓦,采取“上大壓小”方式,收益可期;垃圾焚燒發電方面,公司目前擁有垃圾焚燒發電處理能力6450噸/日,南山二期和東部的前期工作也在積極展開,公司計劃先將深圳市打造成為垃圾焚燒發電模范城市,再逐步擴張至外埠市場,值得看好。
資產運作方面,2012年公司定向增發吸收合并控股股東深能管理公司獲核準。今年2月8日,公司吸收合并深能管理公司的新增股份上市,實現了深圳市國資委和華能國際直接持股,為公司未來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戰略轉型力度加大/
作為傳統能源上市公司,深圳能源戰略部署卻不保守。
近年來,公司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明顯加大,從以煤炭發電為主的傳統電力生產,迅速轉型為以高效節能燃煤發電和天然氣、風力、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電力生產。
公司董事長高自民曾在 “走進上市公司”活動中向投資者表示,由于中國城市化進程仍在加速前行,電力和城市固體廢物處理產業空間還很大,這兩個領域是深圳能源重點瞄準的目標。
高自民指出,深圳能源未來的發展戰略就是堅持綠色環保,特色經營,做全國低碳清潔電力供應商的領跑者;做大做強能源環保產業,做城市固體廢物綜合解決方案的技術提供商和投資商。
“清潔煤電是電力產業的發展方向。我們現在說做電力就是做環保,你能把環保技術做到多高,你的市場區域就有多大。”高自民以公司旗下廣東河源燃煤電廠舉例,“當初在河源建廠時我們做了承諾,不向東江排放一滴廢水。在沒有國內外成熟經驗可循的情況下,我們最終依靠自主研發的廢水深度處理技術使電廠達到了廢水零排放的標準,填補了國內的空白。”
而在城市固體廢物處理方面,高自民則提出希望用十年到十五年的時間,將該產業做到與電力行業并駕齊驅,使深圳能源成為中國最好的垃圾焚燒和技術開發公司。
在風力、太陽能發電被認為是未來清潔能源核心產業的當下,深圳能源不甘落伍,近年來在這兩個領域頻頻發力,在內蒙古通遼、滿洲里、興安盟等地布局風電項目,太陽能項目亦穩步推進。
環保改造大手筆/
“環境出效益、環境造就競爭力”的理念伴隨著深圳能源整個發展歷程。深圳能源對于環保改造的投入向來都是大手筆。
媽灣電廠的6臺機組脫硫工程建設共耗資近10億元,這被視為深圳能源打造“責任能源、實力能源、環保能源、和諧能源”的實際行動之一。
其中4、5、6號機組建設與脫硫系統建設同步,4號機組的脫硫工程項目更是國家的脫硫示范工程,1999年建成投產后實現了廣東省煙氣海水脫硫零的突破。3號機組脫硫工程屬后續改造工程,深圳能源對此十分重視,精心謀劃,并由董事長牽頭,統一布置,確保工程有序、有效和高質量完成。
據介紹,3號機組脫硫工程的意義還在于,該項目被廣東省政府列入《廣東省藍天工程計劃》,同時被深圳市政府列入 《2004年重大建設項目》和2006年《迎接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復查方案》。值得一提的是,從4號機組脫硫工程的設備和技術全套引進,到5、6號機組脫硫工程的國產設備和外國技術并舉,3號機組脫硫工程則實現了設備國產化和安裝調試自主化。這不僅為工程建設節省了大筆資金,而且為國家脫硫工程建設、安裝和調試運行積累了寶貴經驗。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2007年深圳能源10臺燃煤機組脫硫改造工作全部完成,脫硫系統脫硫效率高達90%以上,根據相關數據測算,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硫近7萬噸,為完成深圳市“十一五”二氧化硫減排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同時顯著改善珠江三角洲的大氣環境質量,廣受業界好評。
在完成脫硫改造之后,深圳能源立即著手開始進行氮氧化物減排工作。2009年媽灣電廠#1機組低氮燃燒器是國內首臺采用國內自主技術,進行低氮燃燒器改造工程成功完成,每年可減排氮氧化物1500噸,拉開了深圳市氮氧化物減排的序幕。目前,公司已完成機組低氮燃燒改造工作,預計每年可減排氮氧化物近萬噸。氮氧化物減排工程持續推進,在進行機組低氮燃燒器改造時,公司全力推進機組SCR脫硝改造工作。據深圳能源相關技術人士介紹,機組脫硝工程施工難度很大,困難超乎想象,施工場地狹小、施工地下水位高、地下管線錯綜復雜等問題交織在一起。
“脫硝改造的安全標準高,施工工藝要求精細,但是所有的困難我們都克服過來了,沒有出現一絲意外。”該人士舉例介紹。
截至目前,深圳能源10臺機組脫硝改造工程全部完成,提前完成廣東省的減排工程任務要求,預計脫硝工程每年可減排氮氧化物約1.5萬噸,為提前完成深圳市“十二五”年氮氧化物減排任務起到決定作用,為大氣質量改善作出一份貢獻。
垃圾發電水平曾獲外媒肯定/
數據預測,2015和2020年我國城市垃圾年產量將達1.79億噸和2.1億噸,未來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將面臨一個快速增長階段,垃圾焚燒發電面臨重大的市場機遇。
截至目前,在深圳能源的財務報表里,垃圾發電帶來的收益盡管目前比重較輕,但公司表示更看重的是由此帶來的社會效益。
“我們廠現在一天處理的垃圾量在1200噸左右,單日進廠垃圾量甚至達到了2000噸,從投產至今,設備幾乎每天都在超負荷運行。”深圳能源旗下子公司深能環保武漢公司總經理焦顯峰表示,設計日垃圾處理量為1000噸的新溝垃圾發電廠,由于運行安全可靠,現在每天都超負荷20%運行,全面承擔起了武漢市東西湖區全區、蔡甸區全區、沌口開發區全區、硚口區部分街道、江漢區部分街道、江岸區部分街道、漢陽區部分街道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任務。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7月底,武漢公司共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垃圾量29.12萬噸,體積48.53萬立方米,發電量6652.02萬度,相當于節約標準煤21951.67噸,節約煤炭價值1317.10萬元,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排放量11.16萬噸,極大地緩解了武漢市垃圾填埋場的壓力,節約填埋庫容48.53萬立方米,節約填埋費用3008.86萬元,兩項合計約4325.96萬元。如果將這些垃圾堆在一個面積為7140平方米的標準足球場上,高度將達67.97米,相當于23層樓高。
據介紹,武漢新溝垃圾發電廠自2012年12月投產以來,一直保持高質量運營,從未發生因設備突發問題導致停爐的情況,同時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煙氣排放指標大幅優于國家標準,主要指標達到甚至優于歐盟標準,既承擔了社會責任,又履行了對政府、社會和周邊居民的承諾,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保、經濟效益。武漢新溝垃圾發電廠的投產,直接促進了武漢市生活垃圾處理系統現代化,延長了現有固廢衛生填埋場的使用周期,節約了大量土地,改善了城市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提升了城市功能和綜合競爭力。
令深圳能源深感自豪的是,其垃圾發電的環保水平曾“驚呆”外媒。
這是4年前的一段往事。
2009年8月,美國《紐約時報》的一位記者暗訪深圳,其此行目的是報道中國的不達標垃圾焚燒發電廠。
不過讓這位外國記者意外的是,中國還有現代化的環保垃圾焚燒發電廠。他的報道這樣寫道,中國的焚燒爐可以更環保,在深圳市的寶安區,焚燒煙囪里沒有可見煙,這是由深圳市政府所屬一家公司建造的,政府測試結果顯示幾乎沒有二噁英和其他污染物排放。該報道中的環保電廠便是深圳能源旗下寶安垃圾發電廠。
開拓更廣闊的市場/
“安全至上、成本領先、效益為本、環境友好”是深圳能源踐行的核心經營理念。因此,在經濟效益與環保責任天平兩端,深圳能源均無松懈。開拓新市場,讓股東價值最大化,亦成為公司決策層核心要務。
在抓住去年煤炭價格下降帶來的市場機遇之后,深圳能源不甘于只做區域龍頭,在廣東省電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下,公司業務擴張正有序謀劃。
12月11日,深圳能源發布公告稱,公司擬通過增資方式入股國電織金發電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國電織金公司),以參與國電貴州織金電廠2×66萬千瓦燃煤機組項目的投資。本次增資金額不超過人民幣約5.13億元,占該公司49%股權。
公告顯示,國電織金公司本次投資的貴州織金電廠項目擬建設2套66萬千瓦國產超臨界凝汽式燃煤發電機組,同步建設煙氣脫硫和煙氣脫硝設施,留有擴建條件。項目計劃動態投資52.3億元,資本金約占總投資比例的20%,其余資金通過銀行融資解決。該項目已于今年3月獲得國家發改委核準。
對于增資目的與意義,深圳能源表示,貴州織金電廠項目位于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能源礦產資源豐富,是國家重點支持發展的畢水興(畢節、六盤水、興義)能源資源富集區之一,符合西電東送戰略。
深圳能源主力電廠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區,雖然該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處于全國領先水平,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較高,電價承受能力較強,具有較強的區域優勢,但隨著廣東省內電力市場競爭加劇,深圳能源必須實施“走出去”戰略,西電東輸顯然是個不錯的選擇。
在全社會用電量增幅繼續趨緩的形勢下,西電東送電量卻一直在較大幅度地增長。公開數據顯示,自國務院2000年8月提出“十五”期末西電新增向廣東送電1000萬千瓦時,貴州開始大力實施西電東送。南方電網公司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末,貴州西電東送累計送出電量達到3025億千瓦時。“十一五”期間,貴州向廣東送電量達1587億千瓦時,比“十五”時期翻了兩番多;“十二五”期間計劃送廣東電量達到2430億千瓦時。
因此,深圳能源稱,公司參與貴州織金電廠項目投資,可以增加本公司電力主業的權益容量,分享項目投資收益,符合公司戰略發展規劃。
除了在能源領域的穩步擴張,深圳能源還將戰略觸角升向更為廣闊的資本領域。
深圳能源6月8日公告稱,公司擬收購新通產實業開發(深圳)有限公司所持有的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創新投公司)2.33%股權,收購價格為2億元。作為國內排名前列的創投企業,創新投公司業績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近年來平均年收益高達十億元。該收購完成后,深圳能源持有創新投公司股權比例上升至5.0305%,每年實現的投資收益將非常可觀。
對于此次增持,深圳能源表示,創新投公司是國內創投行業的龍頭公司,中長期來看創投行業仍有較好的成長空間,本次收購可以增加公司持有創新投公司股權份額,有利于分享創投行業及創新投公司未來的持續增長,進一步加強與創新投公司未來在能源環保、新能源開發等方面的潛在合作。顯然,對外股權投資帶來的收益最終將用于公司主營業務的擴張升級,深圳能源打造清潔環保能源龍頭的決心由此可見一斑。
深圳能源發展歷程簡介:
深圳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系深圳能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1月,由深圳市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1年6月)發起成立。1993年9月公司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股票簡稱:深圳能源,股票代碼:000027),是全國電力行業第一家在深交所上市的大型股份制企業,也是深圳市第一家上市公用事業股份公司。
2007年12月20日,深圳能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收購深圳市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的股權和資產,實現了深圳市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的整體上市,開創了國內電力公司整體上市的先河,公司的資產規模、競爭實力得到大幅提升。2008年4月7日,深圳能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深圳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自成立以來,深圳能源緊緊把握時代脈搏,科學選定戰略方向,堅持“安全至上、成本領先、效益為本、環境友好”的經營理念,強化“清簡務本、行必責實”的工作作風,優化治理、控制風險,保持有效增長、創造國際領先,全力打造“責任能源、實力能源、環保能源、和諧能源”。
深圳能源先后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廣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廣東省"四好"領導班子先進集體、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狀、廣東省環境保護先進集體、改革開放30年廣東省功勛企業、深圳經濟特區30年杰出貢獻企業、聯合國能源與環境促進事業國際合作獎、首屆低碳中國突出貢獻企業、中國品牌綠色貢獻獎、國家級企業管理創新成果獎、最佳戰略決策董事會、最佳行業領軍獎、公司治理優秀單位等榮譽稱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