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熱公司

每經網首頁 > 熱公司 > 正文

卜蜂蓮花節流計劃曝光 擬2016年扭虧

2013-12-26 01:11:1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孫衛濤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孫衛濤 發自北京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近日,卜蜂蓮花新任CEO李聞海在內部公布了自己執掌卜蜂蓮花后的新政。

昨日 (12月2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卜蜂蓮花內部獲悉,李聞海在一次內部講話中透露了卜蜂蓮花未來的扭虧為盈計劃:一方面將通過節流壓縮成本,將本來不應由卜蜂蓮花承擔的費用交由母公司正大集團,同時將8家虧損嚴重的門店從上市公司中剝離;另一方面,通過新開門店和增長銷售實現開源,計劃明年增加營業收入12億元。

按照李聞海的設想,2014年卜蜂蓮花將繼續虧損2億元,2016年實現扭虧為盈。

欲剝離8家虧損門店

昨日,記者從卜蜂蓮花公司內部輾轉獲得一份名為《和合共贏——卜蜂蓮花2014春節準備會議講話實錄》(以下簡稱《講話實錄》)的文章。文章顯示,講話時間為2013年11月28日,講話人為“卜蜂蓮花資深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聞海”。據內部人士透露,這一講話實錄是通過郵件發給了卜蜂蓮花的全體員工。

在該《講話實錄》中,李聞海首次透露了卜蜂蓮花明年的一些戰略計劃。在開源方面,卜蜂蓮花明年將下達任務,卜蜂蓮花南區將通過新開門店和增長銷售,增加營業收入最少10億元,其他四個區域,達到2億元的銷售增長,從而實現全年增長銷售額12億元。

另一方面,卜蜂蓮花要進行節流。李聞海表示,卜蜂蓮花將通過理順費用歸屬,有些不該卜蜂蓮花負責的費用將打包擱置轉到母公司正大集團。

與此同時,卜蜂蓮花還將對虧損門店進行調整。目前,卜蜂蓮花上市公司中有58家門店,但是其中18家業績是虧損的。在該《講話實錄》中,李聞海透露,正大集團董事長謝國民原計劃將這18家門店從上市公司剝離。

但是李聞海表示,剩下40家門店太少,相信通過明年的努力,有10家店可以實現扭虧為盈,因此向謝董事長申請讓這10家店繼續留在上市公司,初步定下只剝離8家門店。

此外,李聞海還為員工描繪了一個嶄新的未來:一方面減少利息,一方面增加營業額,同時理順費用歸屬,三管齊下之后,后年將出現轉機。2014年卜蜂蓮花預計將繼續虧損2億元,而2015年將打平,2016年實現扭虧為盈。

昨日,記者向卜蜂蓮花公司求證上述信息,其公關負責人表示確實給員工發了該郵件,但是關于明年的計劃目前還沒有更多的信息可以透露。

卜蜂蓮花企業文化混亂?/

零售專家丁利國認為,目前擺在卜蜂蓮花眼前只有兩條路,一條是不斷開店增大規模,降低成本;另外一條就是進行創新。

近日,據《羊城晚報》報道,李聞海稱,目前已開始布局新的開店計劃,同時公司還和廣州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合作研究企業并購,將對廣東本地一些小型社區超市展開行動。

資深零售經營管理專家陳怡認為,現在社區超市只是占據了空間便利的優勢,在時間優勢上不如便利店,而且現在電商發展迅速,社區超市應該考慮線上和線下結合進行創新,但是卜蜂蓮花在這方面的經驗不足。

一位接近卜蜂蓮花的業內人士認為,“說卜蜂蓮花是正大集團的企業,它也算是,因為是控股。說不是也不是,因為它照搬沃爾瑪的文化,管理體系以及核心高管來自沃爾瑪,這樣就導致了正大集團很多優秀的企業文化被扭曲了。”其認為,卜蜂蓮花的核心問題是企業文化混亂。

這半年來的卜蜂蓮花可謂進入多事之秋。先是10月15日,北京物美超市和卜蜂蓮花宣布進行戰略合作,物美超市將收購卜蜂蓮花設于北京、上海及其他省市(不包括廣東及湖南省)共計36家超市。

但是隨后卜蜂蓮花北京地區8家門店員工出現停工,李聞海正是在此時上任。10月23日,卜蜂蓮花宣布調任李聞海為公司資深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投資界資深人士、原正大集團董事長助理柏文喜曾與李聞海在工作中有過接觸,他對李聞海的評價為:管理能力很強,多難辦的事情在他那里都變得好辦,而且此人很有才氣。

12月16日,卜蜂蓮花宣布與物美超市的戰略合作“告吹”后,李聞海開始正式掌管卜蜂蓮花全國區門店。

在經過這幾年的業績下滑和今年的收購風波之后,不少員工對記者表示,許多人開始對卜蜂蓮花失望從而失去信心。事實上,李聞海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穩定軍心。

李聞海開始以感謝信、慰問信以及演講等方式加強與員工之間的溝通。卜蜂蓮花北京一位員工對記者表示,李聞海上任之后經常會發郵件給員工,讓人覺得領導很接地氣。

“因為李聞海是中國人,知道員工在想什么。”柏文喜認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