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QE縮量Shibor飆漲 央行沉穩短調應對

2013-12-20 01:00:0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鄧莉蘋 涂穎浩發自深圳、上海    

每經記者 鄧莉蘋 涂穎浩發自深圳、上海

盡管多位專家認為美聯儲縮減購債規模對中國的流動性沖擊不大,但昨日(12月19日),銀行間市場各期限資金利率齊齊飆升,其中14天Shibor更是上漲了114個基點。

昨日凌晨,美聯儲公布年內最后一次FOMC會議,維持0~0.25%的利率水平不變,同時每月縮減100億美元的購債規模。這意味著,美聯儲將從明年1月開始將每月850億美元的購債規模縮減至每月750億美元,其中國債和抵押貸款擔保證券采購規模各縮減50億美元。

多位專業人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QE的退出對中國市場的心理影響大于實際影響。短期來看,央行可能會比較謹慎,會根據市場反應采取相應的對策,但是和QE的關系不是很大,中國資金面和匯率沖擊的風險總體可控。不過,也有宏觀分析師認為,從中長期來看,情況并不樂觀,無論是逐漸減少購債規模邊際效應的增加,還是2015~2016年在經濟復蘇前提下美聯儲開始加息,對中國的負面影響都會很大。

資金價格全線上漲/

12月19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延續前一日的上漲趨勢,14天Shibor上漲114個基點,其余各期限利率也全線上漲。而銀行間1月期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突破8%。當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系統延遲半小時至17時收市。一位股份制銀行資金交易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種情況此前出現過,但是比較少,上次是在6月份。

市場分析人士表示,央行暫停逆回購以及美聯儲QE退出所產生的心理影響,使年底本來就緊張的資金面雪上加霜。

中國貨幣網信息顯示,Shibor已連續3日高漲。昨日,Shibor所有品種仍然全線上漲,隔夜利率上漲25.80個基點,至3.8460%;7天期利率上漲57個基點,至6.4720%;14天期利率上漲114個基點,至6.2180%;1月期利率上漲33.62個基點,突破7%高點,達7.1012%,其他中長期利率均出現不同幅度的上漲。

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劉俊郁認為,資金緊張主要是受到年末因素的影響。從昨日的Shibor來看,14天Shibor漲幅最大,而這個期限以后的剛好可以跨年。

昨日,央行并未如預期般進行逆回購操作,這已經是央行自12月3日進行逆回購以后連續兩周暫停公開市場操作。

不過,在昨日下午5時許,央行在其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近期已據市場流動性狀況通過SLO(公開市場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向市場適度注入流動性。央行表示,歷年年末市場流動性受財政收支情況等因素影響較大,“如必要將據財政支出情況,繼續向符合條件金融機構通過SLO提供流動性支持。未來將視流動性余缺情況靈活運用SLO調節市場流動性。”

前述資金交易員表示,央行雖說有所投放,但是具體的市場情況仍然難以預計。劉俊郁也表示,央行的投放量多少目前不能確定,還要看市場的反應才能知道具體情況。

網易財經昨日引述消息人士稱,此次SLO規模達2000億元,不過這一消息并未獲得權威渠道證實。

QE縮量短期影響有限

中信建投首席分析師黃文濤表示:“我們早前預期美聯儲在12月份左右,可能會有退出QE的舉動,這是基于美國房地產市場比較好的數據表現。”他認為,“從理論上來說,退出QE之后美元面臨升值,美國長期國債收益率會有一個適度的上漲。但國內債券市場與國外的聯動機制還不是很成熟,從歷史上來看兩者也不是很同步,因此中國國債市場主要還是受國內市場的影響較大。”

黃文濤進一步指出,即使對流動性造成一些負面影響,目前央行還有較大的外匯儲備,而人民幣的國際化戰略要維持適度升值的狀態,“當前國內外的利差處于較高水平,加上人民幣還處在升值渠道之中,短期在1~2年內還不會啟動加息,因此在高息差之下不用過于擔心資金外流的問題,當前還是以資金流入為主,對中國利率市場的影響不會很大。”

事實上,QE退出預期今年不斷反復,已經讓市場對于實質性退出的負面影響有所消化。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更是直言:“短期沒有直接影響。”

宏源證券宏觀分析師陳光磊認為,單單削減QE規模還不足以造成資金的大規模緊縮,但短期對外匯占款會有一定的影響。“11月份外匯占款有3900多億元,我們觀察到12月份人民幣在離岸市場的價格已經差不多趨同了,市場基本上預期到美聯儲縮減QE預期,應該對整個流動性影響有限。我們要看下一步削減的進程是不是持續的,但目前來看美聯儲還沒有確切的進程。”

一位不愿具名的宏觀分析師也表達了類似觀點,從美聯儲此次政策本身來講并沒有超出市場預期,對短期市場流動性影響不大。“在這種情況下,資金流向主要取決于從海外配置情況。基于中國當前改革進程和基本面較為強勁,海外熱錢對中國市場的熱情仍然比較高。”

他認為,當前資金緊張局面,更多還是國內流動性問題,資本大規模流出的情況不一定會出現,熱錢流動方向的趨勢也不會有較大改變。

央行策略取決于市場

對于QE退出的中長期影響,上述不具名的宏觀分析師認為并不樂觀:“無論是逐漸減少購債規模的邊際效應增加對流動性本身的負面影響,還是2015~2016年在經濟復蘇前提下美聯儲開始加息,對中國的負面影響都會很大。”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也表示:“QE在未來逐步退出,對國內市場的流動性將是一大考驗,我們預計央行應該會做出對沖舉措以應對流動性趨緊的局面。”

劉俊郁認為,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不代表央行政策有松動的跡象,料央行以后的貨幣政策還是會維持偏緊的狀況。

中信建投證券分析師李樹培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QE的退出對中國市場是心理影響大于實際影響。央行短期來看可能會比較謹慎一些,應該會根據市場反應采取相應的對策,但是和QE的關系不是很大,如果央行采取行動,也不會是因為QE的原因。

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姜超認為,從此前9月份來看,當時有QE退出預期,但是央行政策仍然偏緊,所以央行的政策和外部的關系并不是非常大,央行主要是面臨降杠桿的問題。他表示,目前資金利率確實比較高,但是怎么把利率降下來,同時把國內的問題解決,央行還是比較難抉擇。央行短期大幅放松的可能性比較小。

中信證券研報顯示,對于中國而言,QE退出引起的資金流動可能是“先出而后進”。資本可能根據QE收縮的節奏“階段性地”回流中國,資金進出將增大人民幣匯率的不確定性和波幅,擾動經濟復蘇進程,并加大中國貨幣政策的操作難度。但是,中國資金面和匯率的沖擊風險總體可控。

劉俊郁也認為,未來可能會根據QE對外匯占款的影響來制定策略,但是整體還是會維持一定時期的政策穩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