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0 00:59:5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于垚峰 江西贛州攝影報道
每經記者 于垚峰 江西贛州攝影報道
12月19日上午,贛州市九龍客家風情園多功能廳,昌九生化(600228,前收盤價13.89元)召開媒體說明會。贛州市國資委主任歐陽忠、副主任丁少松,贛州工投董事長葉揚煥,昌九生化董事長姚偉彪,董秘張浩悉數出席,贛州稀土方面沒有代表出席,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全國數十家媒體記者參加了說明會。
在媒體說明會上,昌九生化董事長姚偉彪就信息披露及股權拍賣等問題進行了說明。他表示公司已配合證券監管部門對昌九生化、昌九集團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進行信披工作的核查,信披不存在違法違規的問題,“稀土不注入昌九生化,贛州市國資委、贛州工投、昌九集團的態度是明確的、一貫的,無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董事長:探索止虧保殼/
股價連續七天“一”字跌停、融資客“爆倉”第一慘案、投資者質疑信息披露違規等負面輿情接踵而至,迫于各方壓力,停牌一個多月的昌九生化進行自查并于12月19日召集媒體說明情況。
姚偉彪、張浩、歐陽忠……,這些出席媒體說明會的昌九生化及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代表一個個神情沉重。他們的聲音時而被外面股民的喧囂聲所淹沒。
盡管如此,作為昌九生化的董事長,姚偉彪還是冷靜地向媒體介紹了他們最近所做的工作。他說,昌九生化“爆倉門”事件前前后后,公司一切行為均合符上市公司規定,不存在所謂內幕交易、信息披露違規等問題,“證監會核查人員都深入到我老家玉山縣,調查出全縣都沒有一個叫姚偉龍的人,我相信證監會調查的公平客觀”。證監會最終出具的“不存在違規事項”的核查結果也得以證實。
對于中小股東質疑昌九生化在2012年12月28號的公告對投資者造成了誤導,姚偉彪稱該公告是針對當時市場傳聞和股價飆漲所進行的披露,并已將贛州稀土不注入情況進行了說明。
投資者還質疑2013年4月16日至25日,7個交易日昌九生化的股價漲幅達到了34.3%,同樣偏離了大盤指數,公司為何不及時公告?姚偉彪說,這是由于之前已經做過類似的公告,因此公司認為不需要再發公告。
就股權拍賣問題,姚偉彪稱,股權司法拍賣的背景主要是江西國控與贛州工投對昌九集團股權轉讓合同理解存在分歧,造成企業維穩壓力空前。
姚偉彪認為股權司法拍賣合法,買受人在股權過戶時已出具書面函聲明:買賣雙方之間不存在關聯關系,與公司當時的其他股東不存在關聯關系。“股權拍賣造成少了3個交易日,受讓方承擔了投資風險。”姚偉彪稱。
面對股價“跌跌不休”的局面,媒體與投資者都將焦點投向昌九生化近期的保殼計劃。未能進入說明會會場的中小股東希望公司股票停牌直至重組,以減少他們的損失。對此,姚偉彪表示要依法依規操作,公司目前在積極探索止虧保殼策略。
贛州國資委主任:感到冤枉/
“昌九生化爆倉慘案的發生,來得太突然。”有著近二十年股齡的深圳股民東方說,這就像是一個精心設計的局,縱使再高的高手,只要進來了,就難逃此劫。
東方以及此次前來贛州維權的中小股東,直指包括贛州市國資委在內的贛州方面系做局的幕后推手,“贛州方面多次在重要的場合,表示要大力推進昌九生化的重組工作,他們誤導了投資者,把昌九的價格拉高后,轉手又將贛州稀土重組給了威華股份。”
對此,贛州市國資委主任歐陽忠認為,個別媒體發表了贛州國資做局的不實言論,對廣大投資者有誤導之嫌,“我們甚至遭到人身攻擊,我們感覺非常的冤枉。”
歐陽忠說,昌九生化是贛州唯一的國有控股上市企業,贛州市國資委高度重視其健康發展,一定依法監管,促進企業完善、提升,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促進企業認真履行社會職責,高度重視全體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所關切的問題;今天的昌九生化,仍然面臨許多困難,如改制和安置等相關工作并沒有完全到位,公司還在繼續虧損。
歐陽忠要求昌九生化盡快解決這些問題。
至于外界廣為質疑的昌九生化“12·28”公告存在誤導投資者之嫌,歐陽忠說,“12·28”公告程序是非常到位的,依照權限來請求和回復的,在回復過程中,與贛州稀土和ST宏盛毫無關聯。
2012年12月28日,昌九生化突然發布重大事項公告。公告稱,鑒于昌九生化近期股價漲幅較大,贛州工投特向贛州市國資委請示要求明確贛州稀土資產注入問題。
“贛州市國資委在復函中表示:鑒于組建國家級南方稀土大型企業集團的方向、途徑、方式等尚未確定,稀土產業整合工作尚未到位,市屬國有稀土企業的產業結構、資產質量等方面還不具備整合上市的條件,”公告稱,贛州國資委沒有將市屬國有稀土資源、資產注入昌九生化的考慮。
上述公告立刻觸發昌九生化跌停,但是作為有著十多年資歷的老股民王興華卻認為,該公告至少包括三層意思,“一是,稀土不注入昌九生化;二是,市屬稀土不注入,非市屬的沒有提及;三是,等時機成熟后,稀土會注入。”
說明會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向贛州市國資委提問:昌九生化于今年7月6日進行股權拍賣,此前的6月17日,贛州稀土已經和威華股份就重組事宜達成了框架協議;那么,贛州市國資委作為贛州稀土和昌九生化的實際控制人,有沒有對昌九生化的拍賣盡到提示風險的義務?
贛州市國資委副主任丁少松回答說,首先,贛州稀土集團和威華股份是獨立的企業法人,6月17日他們簽訂框架協議,是否披露應該由威華股份依據法律法規來確定,當時屬于企業的決策階段,還存在不確定性,是企業內部商業秘密;第二,稀土集團和昌九生化是獨立的主體,沒有必然的聯系,國資委從來沒有表示過稀土要注入昌九生化;第三,7月6日,拍賣昌九生化股票的所有權,是法院強制執行的。
股民:“兩融第一慘案”受害者/
“11月3日晚上,我看到威華股份重組贛州稀土的公告后,當時就有種想從樓上跳下來的感覺,根本沒想過以后要怎樣給自己維權。”深圳股民東方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東方說,他并不是一個投機者,在介入昌九生化之前,他已經觀察該股一年多,在去年大盤行情不好的情況下,昌九生化一直“橫”了一年,“我當時就認為這是一只牛股。”
盡管東方觀察了一年,到最后,他還是全倉持有了昌九生化,并融資了50多萬元;到現在,他即將面臨被券商平倉的危險。
“威華股份發布重組公告的第二天,就有昌九的股民開始到相關部門上訪,我也加入了維權的隊伍。”東方說,此后的一個多月的時間,他一直走在維權的路上,先后去了深圳、南昌、北京、贛州,找有關部門反映情況,這一路走來,和不少小股東成了“難友”。
在維權隊伍中,來自福建三明的小余,處境則更為艱難。
“我現在身無分文了,連這次來贛州的路費和住宿費,都是朋友們幫忙付的。”小余告訴記者,他本是安徽安慶人,在福建讀大學,大學畢業之后,去了福建三明下面一個縣支教;支教結束后,就在當地創業,還獲得了5萬元中國青年創業扶持計劃基金;自己開了一個小廣告公司,一年的純利潤有五六萬元,在小地方日子過得還挺好。
生活的改變,皆因昌九生化。小余說,他今年1月份在股價18元多的時候全倉買進了昌九生化;25元左右的時候又補倉,總共持有4600股;10月份融資買入了4800股,總共9400股。“總共投入12萬多,全沒了,還倒欠券商1萬多,如果昌九繼續跌到5塊錢,最后會欠券商10多萬。”現在小余已經注銷了廣告公司,公司場地也賣了,只身投入到維權的隊伍之中。
江西某公司的退休職工蔡紅亮,今年66歲,有20年的股齡。他說,早在2010年他就開始關注這只股票。他投入了幾十年的積蓄,并在每月18日1900元的退休金到賬后,就買入100股昌九生化。蔡紅亮提供給記者的交割單顯示,到目前為止,他以47萬元融資全倉買入了昌九生化,目前已經欠券商5萬多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