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9 01:06:28
從2G到4G,從中國目前整個產業競爭力來看,2G是追隨的一代,3G是奮斗的一代,而4G將是崛起的一代。
12月4日,工信部向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低調發放了TD-LTE制式牌照,考慮4G只是3G的升級版,并不是一項顛覆性的技術變革,本次發放牌照并未舉行任何儀式。
牌照發放之后,中國聯通表現得十分淡定,中國聯通市場營銷部總經理周友盟曾于11月28日就在“中國聯通戰略定制終端聯想VIBEZ上市品鑒會”上表示,面對即將到來的4G時代,聯通將實施3G/4G協同運營,構建WCDMA+LTE協同領先優勢;而近日中國聯通總經理陸益民再次在個人微博中重申,中國聯通到今天為止,早就為4G網絡建設打下了非常好的網絡基礎,“大家不要覺得中國聯通沒有聲音,今年底中國聯通HSPA加雙載波42兆(其實有很多國家,21兆即可稱為4G網絡),年底大家就可以享受到全面覆蓋的42兆網絡,這已經和4G感受不到任何差別。”
中國聯通優勢明顯
據了解,早在今年10月,中國聯通已經開始向各家設備廠商發出了4G網絡設備招標計劃,首次集采計劃采購4G基站5.2萬個,其中TD-LTE基站1萬個,FDD-LTE室外基站3.4萬個,FDD-LTE室內站8000個。而就在12月10日,中國聯通又公布了《2013年中國聯通TD-LTE無線主設備采購資格預審公告》以及《2013年中國聯通FDD-LTE實驗網無線主設備采購資格預審公告》,也標志著中國聯通加快LTE建設步伐。
相較于此前業界的各種猜測,工信部發放的4G牌照則是打破了以往一家運營商4G試商用放號的狀況,使得三家運營商回到同一起跑線,均可運營4G。但實際上,4G初期聯通具有更加明顯的優勢。
盡管目前已有運營商開展了4G的相關業務,但4G仍舊處于初期的建設階段,其信號、覆蓋、設備還尚待完善,相應的終端產品也較為匱乏。同時其語音采用了CSFB技術,當沒有4G信號或覆蓋不足時,4G語音將回落到3G網絡,如果3G覆蓋不足,那么4G語音將回落到2G網絡,所以,在4G商用之后的相當長一段時間都離不開3G網絡。
不過,3G恰恰又是中國聯通的優勢,目前中國聯通已在全國范圍內開通了HSPA+網絡,HSPA+又稱為3.75G,是中國聯通在3G時代與同行比拼速度的“殺手锏”,高達21M的網速遠超其他3G產品,語音方面也可提供良好的保障。
據悉,僅從上海聯通來看,其2011年就已經完成了近2000個基站的HSPA+升級,最高數據傳輸速率一舉由14.44Mbps躍升至21.6Mbps,并推出與之配套的“沃3G·21M無線上網卡”。目前,上海聯通的HSPA+網絡信號已覆蓋中環以內區域以及中環以外的部分重要區域,下行最高速率達到21Mbps,峰值速率是其他運營商的7倍。
此外,在業界看來,中國聯通現有WCDMA網絡,只需簡單升級即可平滑演進至4G網絡,同時也解決了與3G的兼容問題,可以讓更多現有3G用戶輕易地升級到4G。
用戶體驗仍是王道
不過,按照聯通的發展思路,如何完成由3G時代向4G時代的平滑升級過渡,同時在繼續擴大新用戶群體的基礎上,為現有用戶提供升級的4G更加精彩的服務體驗,要比在牌照發放后的顛覆性表態更加合理務實。
事實也證明,4G時代的建設,正在按照聯通的構想向前發展——早在今年3月,中國聯通董事長常小兵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通過技術的平滑過渡,聯通很容易在現有的3G基站上低成本便捷地升級至4G。”而業內人士也普遍認為,中國聯通的WCDMA3G制式是最容易平滑升級至FDD-LTE4G網絡,國外已經有多個成功運營的例子,此前聯通為建造龐大的3G網絡耗費了巨大的資金,這些將成為4G網絡使用體驗上優勢的基礎。
將目光對準更加利好的FDD-LTE4G網絡后,聯通也積極做了很多務實性的努力工作。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日前青島聯通將覆蓋青島區域的移動網核心設備SGSN成功升級,打響山東聯通移動核心網向4G過渡的第一戰。據悉,青島聯通SGSN版本升級后,可支持4G的MME(3GPP協議LTE接入網絡的關鍵控制節點)功能,新增基于RAI(路由區域識別)的失敗原因值統計功能,同時解決了用戶停機失敗和路徑數過載等問題,為移動核心網向4G平滑過渡奠定基礎。無獨有偶,就在發放牌照前不久,云南聯通也表示在4G時代,企業將采用全球主流的FDD-LTE標準,該標準擁有TDD-LTE無法比擬的豐富產業鏈支撐,無論是在終端、網絡速度,還是價格、漫游覆蓋范圍,以及應用體驗方面,都將繼續延續云南聯通“多、快、好、省、廣”的強大優勢。
目前,只有中國聯通可以憑借全球領先和全面覆蓋的3G網絡,加上先進的4G網絡,能夠為用戶提供高速移動寬帶體驗,領跑4G時代。
對于其他運營商的用戶來說,4G發牌商用并不等同于4G時代的真正到來——參看3G來臨時的情況,從發牌商用,到大規模普及,還有經歷一個成熟的過程,期間還有諸如4G網絡是否成熟、手機終端是否豐富、應用是否多樣、資費價格是否親民等等繁復的問題等待解決,能夠讓用戶體驗4G尚需時日。
4G來了,剛剛入門的中國運營商遠未到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接下來,如何進行網絡建設和優化,用怎樣的終端策略和資費策略來贏得用戶,是否可以與終端廠商和內容供應商攜手創新出劃時代的LBS
(類似大眾點評這樣的基于位置的服務)、OTT(類似微信這樣的基于運營商網絡之上的服務)等業務模式,繼而真正令億萬國人的網絡生活產生本質變化,是3G時代的經驗,同樣是4G來臨的考驗。
4G時代沃領先鋒
雖然說好的4G牌照姍姍來遲,但是各大運營商的營銷工作已經進入了歲末沖刺的關鍵階段,憑借在終端產業鏈的一貫領先優勢,中國聯通再次成功地在深圳推出了新品。11月22日,中國聯通聯合國內智能手機領導品牌酷派推出了旗下最新款千元時尚機型——酷派全新7295,酷派方面表示,將依托這款產品擴大自身產品在聯通千元定制機市場的優勢,進一步搶占市場份額,從雙方為這款產品制定的銷量破百萬的目標上分析,這也許是聯通方面在新時期繼續領跑的信號。
無獨有偶,聯想于11月28日推出高端旗艦終端產品;小米3聯通版上市時間確定為12月19日,與全新曝光的小米路由器同步登場——雷軍選擇這個特殊的日子,再次讓人對聯通最終取得4G牌照的時間浮想聯翩。
在“圖新布局 沃領先鋒”的酷派新品發布會上,中國聯通首次提出了做 “移動寬帶”領先者的口號——在筆者看來,在3G時代處于絕對優勢的聯通,正在通過更加合理、穩妥的布局,充分發揮現有優勢,逐漸與競爭對手拉開距離;根據聯通方面的說法,面對即將來臨的4G元年,中國聯通將繼續堅持“網絡領先、業務領先、服務領先”的“三領先”策略,實施3G/4G協同運營,構建WCDMA+LTE協同領先優勢,持續打造“沃”成為移動互聯網第一品牌,真正成為“移動寬帶”領先者。
在4G時代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穩健前行是中國聯通給筆者乃至業界同行的最大感受。在上游建設方面,雖然中國聯通并未高調宣布全國數百城市覆蓋試驗網絡,但根據可靠消息,聯通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州、深圳、廈門等國內大城市的4G實驗網絡測試相當給力,之前猜測的TDD/FDD兩種制式都有,TDD已經對媒體公開,而FDD至今仍然處于保密狀態——低調做實事的態度,似乎讓人看到取得一塊TD-LTE牌照,對中國聯通來說已經是板上釘釘。
對于超過1.15億的聯通3G用戶來說,也許不必考慮太多的升級問題——按照中國聯通公布的網絡升級計劃,全網升級HSPA+64QAM雙載波后網速高達42Mbps甚至更高,成為國內最快速率的3G網絡,在用戶感知上,與日前TD-LTE網絡測試速度已幾無差別了。
曾經有人擔心聯通的4G時代會陷入左右互搏的尷尬,現在看來的確是過慮了,當然網民們可以暢想4G時代中國聯通能夠達到150M的速度峰值,但是對于普通用戶來說,聯通HSPA+的網速已經足夠應付日常一切需求;反過來講,一旦連接不利,消費者對網速變化的心理落差是會敏感到憤怒,但使用聯通網絡,也許用戶根本不會察覺到由4G到3G的連接改變。
在手機等移動終端廠商看來,攜手聯通也是最佳選擇。由于中國聯通4G標準采用全球主流的FDD-LTE標準,全球絕大多數手機生產廠商均支持這一標準,所以可供用戶選擇的手機終端品種非常豐富,像蘋果、三星、HTC等等國際知名品牌,“中、華、酷、聯”等眾多本土知名品牌手機均可供選擇;目前支持42M的3G定制終端30余款、支持21M的3G定制終端100余款,為更多消費者提供了更為人性化的選擇,同時也為下游的廠商搭建起一個良性競爭的平臺,有酷派營銷負責人員在網上留言稱,“作為運營商聯通讓移動終端的國際化較量更加公平、開放,相信聯通的4G時代,也是國產智能機加速崛起的新時期。”
除了上游建設和終端合作,筆者也期待著穩定發展為聯通用戶奉獻更加“精彩在沃”的服務。無論是3G擁躉還是4G新用戶,網絡升級后都會感受到隨身攜帶視頻直播器材的快樂——隨時隨地享受演唱會和體育賽事,才是新時代的最大魅力;而隨時變化并自動下載的股票、餐券等等經濟生活信息,又讓用戶降低了對菜單和操作系統的過分依賴,真正做到了人機智能互動。
雖然現在還無法知曉4G時代的流量資費,但是各大運營商爭奪市場的讓利優惠想必力度不小;根據一些權威專家的分析,不出意外的話,目前“包袱最小”的中國聯通,擁有更大的資費降價空間,這也恰恰符合中國聯通的平穩過渡策略——聯通現有WCDMA網絡,支持平緩演進至FDD-LTE,建設成本更低,只需簡單升級即可平滑演進至FDD-LTE,相對其他4G網絡標準升級成本更低,同時也解決了與3G通信的兼容性問題,讓更多現有通信用戶能輕易地升級到4G通信。
“無論是面向3G還是4G,甚至今后的5G,都將是‘移動寬帶’時代,‘移動寬帶領先’體現了對之前的‘3G領先’的繼承和3G/4G協同運營內涵詮釋。”某聯通內部工作人員總結說。
穩定發展的背后,不得不嘆服中國聯通在3G階段工作的嚴謹到位,這種平穩心態也會直接影響到政策部門、基建單位、合作廠商乃至全社會消費者,無需計較速度,也無需擔心落伍,只需用心享受升級后的最佳服務,這應該才是移動互聯再次變革的核心目標。 (文/蔣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