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8 01:16:59
倉石誠司表示,本田的目標是在華市場占據領軍地位的大眾。“大眾在中國根深蒂固,銷量大、知名度高,這也是本田把大眾作為趕超目標的原因。”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黃琳涵 發自廣州
每經記者 黃琳涵 發自廣州
瞄準在華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大眾汽車,本田計劃啟用全新競爭策略。在11月20日的廣州車展上,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中國本部長倉石誠司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本田10月在華銷量已創下歷史新高,今年銷量有望達到歷史峰值。
這一市場表現讓倉石誠司對此前的一系列本土化變革更有底氣。在今年發布FUNTEC技術宣傳口號,并改變了產品導入模式之后,本田在華連續推出了凌派、新雅閣、杰德等多款產品,大部分產品都取得不錯的市場反響。
在不久前的本田全球媒體大會上,倉石誠司表示,本田的長遠目標不是日產和豐田,而是大眾。在他看來,從產品技術實力上而言,本田并不落后于大眾,這一點可以從北美市場的表現得到佐證。眼下本田的發展瓶頸在于產品線太少。本田表示,未來將學習大眾,在保持“技術本田”形象的基礎上,真正實現“一個平臺、多款車型”的開發模式。
挑戰目標鎖定大眾
繼日產、豐田先后發布了中期事業規劃并在產品上激進布局進時,本田也帶來了讓人“眼前一亮”的產品,陸續投放了凌派、杰德、新雅閣等多款重量級產品。其中,凌派的表現尤為值得關注。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數據顯示,自今年6月26日上市以來,凌派累計銷量已經達到5.22萬輛,平均單月銷量在1.3萬輛左右,成為廣汽本田旗下最暢銷的車型。
而另一車型雅閣自9月上市以來,月均銷量也保持在萬輛以上,在中高級車排名中,再次回歸前十。
凌派的成功對本田而言具有突破性意義,倉石誠司因此對此前的一系列本土化變革更有信心。11月5日,本田在廣州成立新法人公司——本田技研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我們希望通過強化本地化,將更多決策性的項目轉移到本地,加快決策速度。”倉石誠司表示。
同時,本田重新宣布了更為激進的發展目標。倉石誠司表示,本田的目標不是日產和豐田,而是在華市場占據領軍地位的大眾。他強調,“大眾在中國根深蒂固,銷量大、知名度高,這也是本田把大眾作為趕超目標的原因。”
更關鍵的是,在規模最大的A級車市場中,大眾汽車已經安插了諸如桑塔納、捷達、朗逸、速騰、寶來等數十款車型,而本田只有思域和鋒范兩款產品。
欲復制大眾模式
效仿大眾在華的發展模式,已成為本田未來的追趕思路。“對中國這樣大的汽車市場來說,本田需要反省推出車型數量及類型較少的問題,而大眾汽車在這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很多車型共用同一個平臺,只在細微方面作出改變,這也是本田需要學習的地方。”倉石誠司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今后廣汽本田和東風本田會在同一平臺,根據各自特色開發各自車型。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于大眾,本田在華的合資公司研發能力還處于起步階段,本地化開發短期內還難以達到國外統一技術水平。
對此,倉石誠司也承認,目前對于新車型的研發工作,還是由日本本田和中國本地的合資公司一起合作推進。如果一開始就把研發任務直接給合資公司,對于合資公司也有一定難度。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執行董事八鄉隆弘認為,借用這一發展方式對于一向擅長技術的本田而言并非難事。未來本田不僅將在中國市場推出幾乎被大眾壟斷的渦輪發動機產品,還將推出混合動力、封裝布局技術在內的各中心領域的技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