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6 01:32:07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許金民
每經記者 許金民
周期性行業盈利起伏較大,如何為其搭配抗周期業務是門學問。在這方面,赤天化(600227,收盤價2.92元)頗有心得。該公司主業為尿素,因天然氣受制于中石油,盈利時好時壞。然而從事糖尿病專業藥生產和銷售的子公司天安藥業,近年來盈利上佳,為公司源源不斷地貢獻現金流。
未料,今日赤天化卻決定將所持的天安藥業掛牌出售,理由是“前景堪憂”。昨日該公司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承:“對于這項決定,董事會也有較大爭議。但隨著醫改的逐漸深入,現在不賣,以后未必能賣個好價錢。”
出售全部天安藥業股權
赤天化今日公告,11月19日,公司董事會通過一項決議,擬掛牌出售所持天安藥業全部55.586%股權。
資料顯示,天安藥業成立于2002年12月,注冊資本3670萬元;除了赤天化外,還有其他5位自然人股東。赤天化去年年報顯示,天安藥業主要經營糖尿病系列產品,主要產品二甲雙胍腸溶片、羥苯磺酸鈣榮獲貴州省名牌產品稱號,新產品辛伐他丁片(30mg*28片)獲批文并已投放市場。
天安藥業的盈利能力較強。財務報告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該公司總資產為1.12億元,凈資產8717萬元;今年1~9月實現銷售收入8199萬元,實現凈利潤1665萬元。經中介機構評估,天安藥業的全部權益價值為2.4億元,是其賬面凈資產的2.75倍;由此得出,赤天化持有天安藥業55.586%股權的價值為1.33億元。
對于出售原因,赤天化方面表示,天安藥業現在規模偏小,產品抗市場風險能力較弱,再加上產品研發力量薄弱,產品市場風險日益增大。從長遠看天安藥業缺乏持續發展能力,前景堪憂。轉讓天安藥業全部股權,符合公司“結構調整,做強主業”的戰略發展方向。
恐引投資者不滿
赤天化出售天安藥業恐引來投資者不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1~9月,天安藥業盈利1665萬元;照此測算,全年約可實現凈利潤2220萬元;2011、2012年,公司凈利潤分別為1736萬元、2012萬元。由此可見,天安藥業一直在走上坡路。
另外,在赤天化所有并表及不并表公司中,除遵義商行外,天安藥業是盈利能力最強的公司。近兩年來,天安藥業的產品平均毛利率分別為64.69%、70.99%,若不是被康心藥業等醫藥流通企業拖累,赤天化的醫藥業務當賽過主業尿素。赤天化怎能說天安藥業“前景堪憂”?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事電詢公司,公司方面回應:“天安藥業的確是目前盈利最好的一家子公司,但他們沒有研發能力,生產的是仿制藥。隨著醫改的逐漸深入,未來沒有研發能力的小醫藥企業很難生存。現在不賣,以后未必能賣到好價錢。”
該工作人員還說,董事會在商討此事時也有較大爭議,“最后獨立董事還是贊成了決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