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李玲:市場化過程中 政府不能僅扮演“守夜人”角色

2013-11-19 01:12:4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王雅潔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王雅潔 發自北京

從黨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到今年11月15日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明確提出“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這說明中央已將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逐步厘清。

在醫改專家、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李玲眼中,《決定》推出的關于政府與市場的改革措施并不意味著政府將僅僅扮演“守夜人”的角色,在市場化的過程中,政府的職責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加強市場監督,彌補市場失靈。

曾參與國務院新醫改方案撰寫的李玲認為,“放權讓利、市場競爭、調動創收積極性”的常規改革思路,在她看來并不能通用于所有領域,醫療服務領域就是個例外。

醫療最大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有巨大的信息不對稱。它不像一般的市場經濟,可以自由選擇。這種不對稱,導致優質醫療資源向大城市和大醫院集中。市場競爭中能自然形成的公平性,在醫療市場里卻需要人工培植。

“我的基本觀點一直沒有變,就是政府應發揮主導作用,但要充分利用市場機制。關鍵是政府如何作用,市場如何作用。”李玲曾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不是普通產品,而是福利性的,每個需要的人都應該能夠獲得,所以政府的主導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市場機制的本質是優勝劣汰,這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普遍規律,醫療衛生領域當然不能排斥也要引入。不過,由于醫療衛生服務的特殊性,市場機制在醫療領域要有自己特定的表現形式,市場機制的設計也比一般設計要復雜和精密得多。所以,要實現醫改的目標,首先要做到堅持政府主導,合理調整和回歸政府職能,同時科學設計和維護市場機制。

李玲強調,不能簡單認為“政府主導”就是政府投入公立醫院,“市場主導”就是開放醫療服務市場,政府補貼需方。

實際上,“補貼需方”也要政府出錢,“補貼供方”也要引入競爭。醫療衛生是一個綜合體系,包括籌資、服務提供、管理監督以及藥品供應和人才培養等配套體系,應厘清政府在各體系中的責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