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3-11-18 08:53:37
84名高管被罰逾千萬元
年內兩市被處罰的個人達到357人,絕大多數為公司高管,只有個別為公司關聯方,比如年報審計會計師
在監管部門大力度的稽查之下,許多上市公司的違規行為無所遁形。Wind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兩市共有62家公司因違規被處分,其中,有22家公司被處以罰款,其余公司則被不同的監管機關處以公開譴責、公開處罰等;另有357位上市公司的高管或關聯人士年內被處罰,其中,有84人被處以罰款。
從這些被處罰的上市公司和高管的處罰原因來看,信息披露方面的不完善,仍然占據非常可觀的比例。
22家公司被罰10.4億元
62家公司中,有22家公司被各類主管部門開出了總計約10.4億元的罰單,其中,罰款金額超過億元的有3家公司,另有1家公司罰款金額超過千萬元,罰款金額最少的為1萬元。
從被處罰主體來看,綜合這些公司的具體信息可以看出,皆是此前媒體報道度集中的公司,這些公司大多存在著壟斷價格、虛增利潤等行為。被處罰的事由,也多和信息披露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上市公司存在短期內被不同的監管部門多次處罰的情況。例如,紫光古漢(000590)分別被中國證監會和深圳證券交易所開出公開處罰50萬元和公開譴責的罰單,原因在于,公司存在2005年至2008年年度報告會計信息存在虛假記載、未如實披露《合資協議之補充協議》簽訂并實際執行相關情況的行為。
除了紫光古漢之外,在年內受到兩次以上處罰的,還有6家公司。所有被處罰的62家公司中,有8家屬于ST公司。在這些ST公司中,許多公司基本面狀況并不樂觀,如何保殼是這些公司歲末的工作重點。對此,中投顧問金融行業研究員邊曉瑜在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認為,對于ST公司而言,年底保殼大戰一觸即發,ST公司面臨著退市危機,之前已經多次重組但未果的企業將發起最后沖刺,若再度失敗則回天乏術。不過,今年證監會加大了對重組案件的調查力度,上市公司蒙混過關的想法很難實現,沒有優質資產注入、核心指標無法改變的上市公司將無法過關。
84人被罰上千萬元
除了上述被處罰的62家公司之外,還有多家公司現任或前任高管在年內受到監管部門的處罰。
Wind數據顯示,年內兩市被處罰的個人達到357人,絕大多數為公司高管,只有個別為公司的關聯方。被處罰的個人中,被罰款的有84人,罰款金額從3萬元到60萬元不等,累計罰款總金額約為1309萬元。
和上述被處罰的公司相似,這些被處罰的高管中,也有不少人在年內同時受到不同監管部門的處罰。
許多上市公司被處罰的事項由于時間跨度較長,被處罰的高管也囊括了從前任到現任的多位責任人。部分公司因為高管被處罰,年報審計會計師未勤勉盡責也被公開批評。
原文://stock.hexun.com/2013-11-18/159765710.html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