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IPO

每經網首頁 > IPO > 正文

陳曉升:讓券商成為金融變革的創新主體

上海證券報 2013-11-01 09:15:05

“新一輪金融變革的核心將是以資產證券化為特征的金融混業經營,在此基礎上倒逼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國際化。”“資本市場是最高層次的要素。”“證券公司應成為金融行業體制機制創新的先行者。”

明年投資

改革布局和互聯網兩大主線

投資就是尋找結構性的變化,看新的變革(如貿易方面的變革等)所引導的方向。這構成了明年投資第一條自上而下的主線。自下而上是明年A股市場另一條投資主線,將圍繞互聯網展開。總而言之,自上而下,看十八屆三中全會帶來的新的格局如何演變;自下而上的,最主要的就是互聯網。

“從金融變革對資本市場的影響看,今年的東方財富網就提供了一個典型例子,股價的一路上行其實反映出大家對互聯網金融的一個期待。我相信如果阿里巴巴能在A股上市,大家也會把它炒得很高。可見在一個經濟不上不下、較為穩定的環境下,市場會對那些有比較好的增長預期的行業和公司,給予更高的溢價。”陳曉升認為,這是經濟轉型期的一個很標志性的特征。

以日本市場為例,當年其經濟從7%-8%的快速增長下滑到4%-5%的過程中,曾出現一個持續3年左右的牛市。回過頭看,其實是因為企業真實盈利能力的提升,帶動估值上升,從而助推了一波牛市。

“現在身處其中的我們可能還不知道,只是在不斷地尋找新的主題。也許一段時間后我們回頭看,發現"輕舟已過萬重山",這個市場格局已經完全不一樣了。這可能是明年一個很重要的市場表現形式。”陳曉升進一步闡述認為,未來一段時間經濟本身不會有很大的波動,從年初至今市場對此已經達成一個共識。如此一來,投資就是尋找結構性的變化,看新的變革所引導的方向。

這構成了明年投資的第一條自上而下的主線。

“比如貿易方面的變革。我們發現,最近一段時間我國對外開放的步調超越了過去十年:包括主動參與TPP的談判,建立東盟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建立長江經濟帶規劃,打通內河航運,對外推薦高鐵技術等等,這些都已開始改變中國整個貿易格局。因此我們必須對例如物流行業的公司重新加以審視,由貿易變革帶來的結構性投資機會值得關注。”陳曉升表示。

此外,盡管自貿區題材經過上一輪猛炒之后關注度大幅下降,對于區內落地政策的實際作用業內也是分歧頗大,但陳曉升對此仍非常看好。

陳曉升認為,從微觀角度說,“走出去”是國內企業未來戰略轉型的重要方向之一,上海自貿區有望成為企業在進入復雜國際金融環境之前的練兵場,在此熟悉國際競爭規則與規律,逐步提升新的金融工具的應用能力,為成為世界級企業做足準備。

“因為它是一個標桿性的東西。它會引領自貿這個方向。作為企業,你跟上去了,你就跟住了一個潮流,為未來做好了準備,從而獲得可能的生存發展空間。而一旦沒跟上這個潮流,未來看著自貿區一個接著一個起來,看清楚格局發生巨大變化的時候,你會不知自己身處何處。”陳曉升說。

總體而言,陳曉升認為,“以市場為中心”的改革可能使已經在市場化競爭中勝出的優秀公司呈現“強者恒強”的態勢,甚至通過市場化并購等形式跨界經營,更多涉足代表未來的新興行業;而那些一度受制于治理結構缺陷的國有企業也可能因為激勵機制的完善煥發“第二春”,開啟價值重估之旅。

而自下而上的看,明年A股市場另一條投資主線,陳曉升認為將圍繞互聯網展開。

“互聯網變革典型的特征是顛覆性的。互聯網將顛覆幾乎所有行業的商業模式,目前我們只看到下游,未來會延伸到中游上游。這就要求每一個企業都得要去擁抱互聯網精神:即開放、透明、平等。”陳曉升認為,互聯網的發展,加速了中國整體改革的進程。包括經濟改革、產業格局、商業模式方面的變革,都會加劇。

“以證券市場為例,用互聯網的思維,不需要無效的營銷,不需要營業網點,客戶只要通過qq群或者微信群認識你,相信你,就會接受你所推薦的股票、產品。也許等到真正有互聯網精神、互聯網基因的模式出現,大家才幡然醒悟,原來游戲規則是這個樣子的。”陳曉升說。

互聯網帶來的另一層改變是,原來大家是研究供給的規模效應,現在是研究需求的規模效應。以前市場上很多小眾的需求是得不到滿足的,互聯網的出現令信息透明度下降,使得小眾需求能夠被滿足。需求的規模效益上升,導致企業的運作模式發生根本改變。

“自上而下,看十八屆三中全會帶來的新的格局如何演變;自下而上的,最主要的就是互聯網。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方向是中國政治經濟格局變化的必然要求,互聯網的發展是歷史發展的自然規律,而這兩者碰撞在一起,那產生的"共振"機會可以想象。”陳曉升說。

擁抱互聯網打造金融行業自己的生態圈

金融機構應該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去擁抱互聯網金融,要做的便是跳出目前單純的通道角色,回歸金融市場交易創造者與產品創造者兩大本源屬性。

不得不承認,隨著網絡時代的開啟,金融行業的發展也步入了新紀元。特別是隨著移動互聯、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進步,互聯網金融正以超出人們想象的速度顛覆傳統金融的理念和模式,也會以超出人們想象的速度侵占傳統金融機構的市場份額。

“互聯網來了,未來金融牌照放開也是大勢所趨,這將使得證券公司原本的渠道、網點、牌照的價值蕩然無存。”面對這一新變化、新挑戰、新機遇,陳曉升認為,金融機構應該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去擁抱互聯網金融。

“作為證券公司而言,要做的便是跳出目前單純的通道角色,回歸金融市場交易創造者與產品創造者兩大本源屬性。”

陳曉升認為,在未來立體化的金融交易體系中,證券公司應廣泛參與包括股票、債券、商品、外匯及其衍生品在內的各類品種的代理交易、做市交易、大宗交易、場外交易等,并要充分運用金融工具的完善,發展量化交易、程序自動交易等多樣化的交易策略。與此同時,證券公司應著眼于滿足社會多元化的投資需求、交易需求和多層次的融資,推動金融產品創新,以產品化發展來推動資本市場機構投資者的發展。

參照目前互聯網發展的最新趨勢,陳曉升判斷未來一種叫做“生態圈營銷”的模式將成為營銷的主流。

“所謂生態圈營銷,就是在這個圈子平臺上的所有人,互相撬動對方的價值,實現共榮共生。也可以把這看作是一條生態鏈,比如阿里巴巴所構造的生態鏈上已經包括金融、物流等多個行業。未來甚至還可以把海關、衛生檢疫、質量標準等統統整合進跨境物流中。實際上,目前在商貿領域,已經初步形成了阿里、蘇寧、京東這三大生態圈。”陳曉升表示。

在陳曉升看來,未來在金融領域也會形成類似的“生態圈”,“厲害的企業能夠營造自己的生態圈,我覺得金融行業里更有可能引領這一趨勢的是券商。”

而券商打造這樣一個“圈子”的關鍵之處,在于能不能真正創造交易、創造產品。

“創造交易包括股票交易,大宗交易等等。券商在自己的客戶群體中,根據不同客戶的需求,將銀行的各種證券產品賣給保險,保險的產品賣給券商,券商的產品賣給QFII。”陳曉升認為,市場本身是由交易構成的,只不過原來的交易基本都是場內的,標準化的,券商未來要做場外的,非標的交易,這才是其真正價值所在。

“而交易的基礎在于能不能對一個股票進行定價,對一個信用債券進行定價,對一個非標的信托產品進行定價,對一個衍生品定價。從這個角度看,券商的專業是很有價值的。”陳曉升認為,目前市場上包括信托、銀行理財、基金理財、第三方理財、券商通道在內的產品規模接近30萬億,但絕大多數還是類信貸性質的,真正意義上的產品還未大規模出現。

“券商要做的,是跟股票、債券、商品、外匯掛鉤的,真正解決客戶風險管理問題的產品。因為帶衍生品、個股期權的各種風險管理的產品,才真正可以拿來幫助實體企業鎖定收益。”陳曉升如是說。

陳曉升簡介:

現任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戰略總監兼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總經理、中國證券業協會第五屆監事會監事、中國證券業協會證券分析師與投資顧問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責編 葉峰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