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行業分析:人參產量大國的20年困局

2013-10-23 01:05:57

產量大國卻是產業小國,這一直是中國人參產業的切身之痛。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吉林省人參的出口量是韓國的20多倍,出口創匯額卻只有韓國的1/20。甚至,中韓人參之間還存在“兜圈子”的現象:韓國人從中國買入人參原料,在加工后卻以成本價十倍甚至數十倍的價格賣到歐美、東南亞,甚至返銷到中國。

2006年至今,吉林省政府多次發文振興當地人參產業。近年,由于紫鑫藥業等企業參與到人參產業中,其價格才走出了多年的低谷,達到了目前每公斤200元的高價。然而人參攀至高價后,記者采訪業內人士表示,要解開中國人參產業多年的困局仍有待時日。

吉林集安市清河鎮人參商會會長柳贊潤認為,中國鮮參質量其實不低于韓國,但由于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其價格難與韓國相比。

據測算,僅是韓國“正官莊”(韓國高麗參的品牌老字號)2010年收入就達到120億元人民幣。而中國與人參的企業約5000多家,效益卻十分有限。

據 《中國經濟周刊》報道,很長一段時間內,韓國人參產品的原料30%都來自長白山人參,但經過加工之后,部分行銷歐美,部分卻以十倍之多的價格返銷中國。

此前,不少業內人士將中國人參產業發展的瓶頸歸咎于人參不能作為食品。在韓國,三分之二的人參是以食品的方式消費的。

去年9月4日,中國原衛生部網站公告稱,根據《食品安全法》和《新資源食品管理辦法》,批準人參(人工種植)為新資源食品。目前行業門檻雖然已經放開,但進行深加工的企業還是非常有限,吉林大部分還是中小規模的人參初加工企業。

“做得比較零散,不成規模。”柳贊潤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中國人參還沒有形成真正的產業鏈。

在我國人參品牌創立初期,很多企業僅將人參看做經濟作物,在包裝、加工等方面均落后于韓國。吉林省注冊的人參品牌有30多個,但每個品牌的產品產量均不高,市場覆蓋面窄。讓人稍感欣慰的是,吉林政府已經下決心振興人參產業,正在打造中國·吉林“長白山人參”品牌,以開拓海內外市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