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23 01:05:4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皇甫嘉
每經記者 皇甫嘉
由于價值被低估,商業零售個股被產業資本爭奪股權的案例層出不窮,如大商股份 (600694,收盤價29.36元),鄂武商A(000501,收盤價14.31元)等。如今,湖北超市龍頭中百集團(000759,收盤價7.18元)也遇到了類似情況。
昨日(10月22日),上海創贏董事長崔軍發表公開信表示,已聯合中百集團部分重要股東,意欲入主董事會,并披露聯合持股數量已超過第一大股東武漢商聯,但中百集團方面卻對記者透露上海創贏的持股“不到2%”。
有私募人士分析稱,本次聯合發難大股東一事,可能是第二大股東新光控股與上海創贏達成了共識,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新光控股方面并未獲得證實。
私募稱聯合持股超大股東
昨日上午,上海寶銀創贏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創贏)在其官網上,刊登了一封由董事長崔軍簽發的《致中百集團全體股東的第二封公開信》。文中指出,上海創贏作為中百集團的股東和機構投資者,近日已與中百集團一些重要股東達成共識,將聯合入主中百集團董事會,并披露目前合計持股量已經超過第一大股東武漢商聯。
但記者在中百集團的前十大股東持股明細中并未看到上海創贏相關產品的記錄。上海創贏官網顯示,目前公司發行的產品從創贏1號對沖到創贏17號對沖共計17支產品,。
昨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了董事長崔軍。“我們是從7月份公司股價最低點進去的,分了15個基金慢慢買入,目前我們的持股比例不到5%,持股很分散所以在前十大股東中看不見。”崔軍表示。
同時,記者也聯系了中百集團,據證券部工作人員透露,從交易所發來的前百大股東持股情況來看,上海創贏旗下產品持有的公司股票比例“不超過2%”。
中百集團前十大股東明細顯示,截至2013年9月18日,武漢商聯持有1.18億股,持股比例為17.4%排名第一,新光控股以11.37%的持股比例緊隨其后,武漢地產開發投資集團、諾安基金、摩根士丹利基金、武漢工業國有控股集團、武漢市工祥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武漢農業集團持股比例則從3.94%至1.57%不等。
“如果情況屬實,從持股結構來看,最有可能的還是新光控股和上海創贏達成了共識,因為雙方持股比例之和最接近第一大股東。”北京一位私募人士對記者表示。
當記者向崔軍問及具體聯手的是哪些股東,其表示不便對外透露。
大股東持股少惹資本關注
中百集團前身是武漢中心百貨大樓,于1997年登陸深交所,從2001年起公司轉型發展連鎖超市業務,目前基本確立了在湖北超市界的龍頭地位。
“公司旗下有1000家門店,股價從15.23元跌到7月份最低的4.84元,賬面上還有14億的現金,這非常有吸引力,價格也是低估的,大股東的持股也很少。”談及為何選擇中百集團,崔軍對記者解釋道。
由于大股東持股比例較低,且股權分散,因此也引來產業資本的關注。
2011年12月,浙江企業新光控股便以“看好公司綜合價值”的名義首度舉牌中百集團,此后通過二級市場不斷增持。截至2013年年中,新光控股以7743.8萬股的持股數量位列公司第二大股東,持股比為11.37%。
作為武漢國資委下屬公司,武漢商聯顯然并不想失去大股東地位,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也在不斷增持,截至2013年9月18日,武漢商聯以17.4%的持股比維持著第一大股東的地位,并與一致行動人華漢投資合計持有中百集團18.71%的股份。
此次,上海創贏的攪局無疑給這場股權爭奪戰帶來了更多看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新光控股,據相關負責人透露已看到這封公開信,但不清楚公司是否參與了聯合入主董事會一事。
崔軍提出五點建議
“我們入主董事會的唯一目的是為了維護另外81.29%流通股的股東權益,使中百集團擺脫國企的控制,并順利實施中百集團在10元回購股票等五點建議。”崔軍在公開信中表示。
從10月15日公布的第一封公開信來看,這五點建議分別為:發行2億優先股募資40億,20億用于回購;成立投資部,由上市公司和上海創贏共同管理進行理財;營業收入統一管理,提高資金回報率;實現公司賬面現金的穩定增值;改選董事會并修改章程。
同時,崔軍強調,目前公司產品還剩有大量現金可供增持中百集團,但順利進入董事會是現在最為要緊的事情。
“我們即將提起召開臨時股東大會,提交7名新董事成員名單,同時保留第一大股東和公司管理層的6名董事成員席位,新董事會將成為真正的所有股東的董事會,結束大股東把控董事會的局面。”
崔軍指出,進入董事會后將保留公司高管原職位,并在中百集團每年業績增長超過30%或者2016年利潤增長超過4.13億 (2013年利潤按1.88億元、未來三年按每年30%復利增長計算)的情況下給予高管股權激勵,有貢獻的員工同樣享受股權激勵。
“聯合進入董事會后還能解決大股東的同業競爭問題,使大股東的三個關聯公司擺脫不能融資的困境;我們的入主還將使中百集團的總市值從33.1億增加到50.74億,市值增幅達53.3%。”
崔軍透露,這個建議得到了認可,(中百集團)董秘也表示將“按流程來做”,并且“比較歡迎我們進去”,進行“和平競爭”。
但中百集團方面卻否認了這一說法,公司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崔軍并沒有以本人的身份與公司方面就此事宜進行溝通。
“我們從5塊多開始買入一直到7塊多,目前賬面盈利40%,但我們不會賣掉,跌下來還會買,如果順利進入董事會,還將進行大比例增持,預計達20%至30%。”崔軍對記者透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