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3-10-22 11:24:21
據了解,此次環保法修訂案草案新增加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大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財政投入,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霧霾天引發全社會關注
據爵士上海官方微博透露,曾獲得格萊美獎的女爵士歌手佩蒂·奧斯汀原計劃10月18日在北京進行表演,但因抵達北京后,被診斷為因呼吸道嚴重感染引發哮喘,無法演出。
不僅北京,20日開始提前供暖的哈爾濱也遇嚴重霧霾。
恰在此時,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發布的最新報告中,首次指認大氣污染“對人類致癌”。這一消息將全社會對霧霾天的關注推向頂峰。
“哈爾濱剛一供暖就出現嚴重霧霾,北京今年就沒見過幾天藍天。”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秘書長駱建華昨日稱,中國目前已經爆發了“環境危機”,這并不是危言聳聽。
環保部定調要用“硬措施”
事實上,去年冬季以來,北方地區大范圍的霧霾天就已引發關注。
由于氣候條件和供暖原因,霧霾天氣在進入冬季后往往會更加嚴重。10月份以來,受強冷空氣影響,北方部分地區出現大幅降溫,致使多個城市提前供暖。可以預見,伴隨著冬季來臨,我國北方地區的大氣污染的極端事件將更加頻繁發生。
在日前召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會議上,國務院副秘書長丁向陽稱,冬季的大氣環境質量是全年最差的季節,特別是在廣大的北方地區,由于采暖使用大量劣質煤炭,加上不利的氣象條件,導致空氣質量急劇下降。
丁向陽說,去年冬季,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連續出現長時間大范圍重污染天氣,嚴重影響群眾身體健康和正常生活,國內外反應強烈。隨著冬季的來臨,發生重污染天氣的可能性日益加大。
環保部副部長翟青也表示,做好冬季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任務十分艱巨,各地政府務必高度重視,積極應對,“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務。”
大氣治污政策接力
事實上,今年以來,國家在大氣治污方面的舉措一直在不斷推出。特別是大氣治污綱領性文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更對我國大氣治污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
繼9月12日國務院全文公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后,北京市和河北省也率先公布地方版行動計劃,于同日分別發布了《2013—2017年空氣清潔行動計劃》和《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
北京版和河北版的“行動計劃”均提出,經過五年努力,空氣中PM2.5年均濃度比2012年下降25%以上。兩地亦根據各自情況提出了八項重點工程和相關保障措施。
上周上海市發布了《上海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2013-2017)》,提出到2017年,重污染天大幅減少,空氣質量明顯改善,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比2012年下降20%左右。
上海版清潔空氣行動計劃還提出了能源嚴控煤炭消費總量、產業禁建高污染項目、交通研究征收擁堵費、建設新增綠地4600公頃、農業秸稈利用率九成以上、生活推廣餐飲油氣治理。
此外,中央財政近日還安排50億元資金,全部用于京津冀蒙晉魯六個省份大氣污染治理工作,重點向治理任務重的河北省傾斜。
除了上述措施外,立法被認為是解決大氣污染問題的根本抓手。國外的經驗來看,美國通過實施清潔空氣法、一系列減排計劃、調整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加嚴排放標準等措施,從1980年到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增加127%,大氣污染物排放量下降67%,PM2.5濃度大幅降低,環境空氣質量顯著改善。
昨日,環境保護法修訂案草案已提交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進行三審。據了解,此次環保法修訂案草案新增加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大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財政投入,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此外,將環境考核結果作為對考核對象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并向社會公開;加大對違法行為處罰力度;擴大提起環境公益訴訟的主體范圍等也成為此次修訂草案的亮點。
不過,大氣治污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比如美國治理大氣污染也經歷了較長時間,時至今日,洛杉磯等地區還在為達標而努力。
駱建華也表示,中國環境污染拐點還沒有到來,污染還在爬坡階段。中國大氣治污仍任重道遠。
大氣污染倒逼“煤改氣”
隨著北方集中供暖季開啟,多地PM2.5指數“爆表”。連日霧霾天令“煤改氣”呼聲再起,以致供氣壓力較往年倍增。
“今年煤改氣、油改氣動作很大,整年天然氣供應缺口或許比去年要多出10%。去年全年總的供應量在1400億立方米,缺口在100億立方米,今年預計在此基礎上增加10%。”中石油內部人士對上證報記者表示。就在上周六,發改委召開2013天然氣迎峰度冬供應保障協調會,并在會上給出數據:前三季度天然氣表觀消費增長13.5%,明顯高于9.2%的產量增速,供應總體偏緊。對此,機構人士稱,在剩下的12周內,要改變這一局面很難,短期內天然氣漲價壓力大。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