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8 00:57:42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王杰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王杰 發自北京
在北京房地產市場9月 “日光盤”頻現的行情下,首開股份居然出現了銷售額下滑的現象。作為一家土地儲備六成位于北京的開發商,首開的表現令市場大跌眼鏡。
首開在2013年9月份銷售情況簡報中指出,期內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實現簽約面積5.38萬平方米 (含地下車庫等),同比下降58.29%;實現簽約金額6.88億元,同比下降52.45%。
對于9月份銷售大幅下滑的原因,首開董秘王怡表示,是因為公司部分期房轉為現房銷售。
市場推測,由于北京提高了期房預售門檻,首開將部分期房轉為現房銷售,同時其北京在建項目未能趁市場紅火加快施工速度,也是造成其業績下滑的因素。
錯過銷售旺季
偉業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9月北京純商品住宅 (不含保障房)銷售面積104.44萬平方米;銷售額248.32億元,分別環比上漲10.8%和7.1%。
克而瑞 《2013年度上半年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50》排行榜顯示,首開股份的銷售金額排名從第23位下滑到第28位,銷售面積排名第34位,下滑態勢明顯。
為什么市場大好,首開的銷售卻出現下滑?房地產業內人士嚴躍進認為,首開之所以在今年上半年有不錯的業績,是因為它在北京市場集中銷售。當9月傳統旺季來臨時,首開京外項目并未竣工,京內項目卻已脫節,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這反映出首開在項目的入市節奏把控上有欠缺。
結合首開公布的 《公司2012年度主要開發項目生產經營情況表》及克而瑞相關數據,可知首開旗下的很多樓盤庫存已基本清光,如2010年12月開盤的首開幸福廣場。克而瑞數據庫顯示,該樓盤正處于尾盤銷售的環節,2013年9月,成交項目僅為兩套車庫。
位于北京房山區的首開·熙悅山一期,于2011年6月開盤,目前銷售狀況為售罄;二期于2012年6月開盤,目前也顯示售罄。位于房山區五環外的熙悅睿府于2013年3月末開盤,目前的銷售情況也為售罄。
京外的太原國風上觀、貴陽龍洞堡等項目,尚未取得預售證。
王怡則稱,銷售下滑的原因是因為公司部分期房轉為現房銷售。根據北京市住建委6月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本市商品房預售許可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2013年8月1日后新簽訂土地出讓合同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對商業、辦公等非住宅樓棟以及套均建筑面積大于140平方米的住宅樓棟,申請預售許可時,施工進度應達到以下條件:地上規劃層數7層(含)以下的,施工進度應達到主體結構封頂;8層 (含)以上的,施工進度應達到地上。規劃層數1/2以上(且不低于7層)”。
9月錯過擴張機會
首開9月的糟糕表現,拖累了過去幾個月較好的業績。在2013年半年報中,首開認為,按并表口徑,上半年公司實現銷售簽約面積88.29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119.94億元,銷售回款114.3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70.94%、72.15%和101.18%,全年銷售計劃執行情況整體保持良好態勢。但1~9月份的經營業績同比值,要弱于上半年的相關數值。
首開在半年報中透露,公司正加大獲取土地的力度,在北京朝陽、通州、大興等區域取得項目,進一步鞏固了北京根據地地位。9月銷售簡報指出,期內公司未新增土地儲備。
半年報顯示,首開2013年的開發計劃為,開復工838萬平方米,其中新開工167萬平方米,竣工187萬平方米。上半年,完成開復工714萬平方米,其中新開工42萬平方米,竣工70萬平方米,分別完成年計劃的85.2%、25.1%及37.4%。對于部分指標完成率較低的情況,首開認為是“與房地產開發的季節性波動有關”。
對此,嚴躍進擔憂,這種波動性的經營業績,會造成投資者對未來預期的不確定性。
首開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其在財報中表示,要進一步強化項目運作。對于首開未來業績,王怡認為,完成年初銷售目標不存在任何問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