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7 01:00:40
一位汽車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但李澤楷僅限于投資層面,應該不會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劉衛琰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劉衛琰 發自北京
備受關注的美國電動車生產商菲斯科,有望落入以資本運作著稱的“小超人”李澤楷手中。
近日,美國能源部舉行菲斯科汽車債務拍賣會,李澤楷贏得標的。雖然目前李澤楷的出價外界尚不得而知,但從攜手菲斯科創始人享里克·菲斯科競拍來看,其收入菲斯科的決心可見一斑。
“以前李澤楷就是菲斯科的股東,此次購買后者的政府債務,未來很可能成為菲斯科的大股東。”一位汽車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但李澤楷僅限于投資層面,應該不會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
有分析稱,如果李澤楷的出價高于菲斯科所拖欠美國能源部貸款,就會成為菲斯科的大股東,否則就會有其他股東方進入菲斯科。
據路透社報道,菲斯科共拖欠美國能源部貸款1.71億美元。實際上,菲斯科運營6年來從未盈利。2008~2012年5年間,菲斯科的虧損總額高達10億美元。路透社此前報道稱,菲斯科每銷售一輛Karma電動車,就要虧損約3.5萬美元。2011~2012年間,菲斯科總共銷售約2450輛Karma電動車,累積虧損額接近1億美元。
上述汽車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菲斯科之所以走到今天被拍賣債務的境地,不僅和其內部管理混亂、管理層出現分歧有關,也與其未掌握電動車核心技術有著必然聯系。
據悉,菲斯科是菲斯科車身制造公司(FiskerCoachbuild)和量 子 技 術 公 司 (QuantumTechnologies)合資成立的電動車企業。菲斯科所產電動車的動力控制和管理系統、動力轉換和整合系統,所有權屬于量子技術公司,菲斯科車身制造公司僅有使用權,這也是它與目前勢頭正猛的另一家電動車公司特斯拉(Tesla)之間的最大區別。
有分析人士稱,菲斯科的電池管理系統目前處于行業領先地位,未來可能會成為豐田RAV4電動版車型的代工企業。
“即使未來李澤楷成為菲斯科的大股東,菲斯科依然會走自我發展之路,不僅需要將此前管理經驗作為前車之鑒,而且需要掌握電動車核心技術。”上述業內人士分析稱,而這也是美國能源部對本次拍賣提出的重要條件之一。
據媒體報道,此次參加競標的企業未來必須兌現兩大承諾:保證就業和菲斯科的產品技術升級。
但是,想要突破電動車核心技術并非易事,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這是菲斯科創始人,前CEO亨里克·菲斯科尋找李澤楷作為合伙人的重要原因。”上述業內人士稱。
今年5月,有媒體報道稱,消息人士透露,李澤楷所率的投資團體提議以2500萬~30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美國能源部貸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