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個股聚焦

每經網首頁 > 個股聚焦 > 正文

新華聯發信托8億投資西寧 多元化融資欲破高擴張困局

2013-09-28 00:52:34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杜冉樂    

每經記者 杜冉樂

在兩個月前成功摘得了 “首家嘗試公募基金融資上市房企”名號之后,原本鮮為人知的新華聯(000620,收盤價4.79元)一舉成為地產圈與資本場關注的焦點。為了躋身一線地產品牌,新華聯一邊加速全國化擴張,一邊頻顯融資財技,但負債率也一路走高。

近日,新華聯擬向民生信托發行信托產品“鑫源3號(西寧新華聯廣場貸款項目)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以下簡稱鑫源3號),貸款募資總規模為8億元,投向西寧城市綜合體項目,預期收益率在9.2~10.2%之間。同時,新華聯在9月23日公告中表示,公司關于寧夏、湖南與北京三個房地產項目的21億元定增募資議案也獲得了股東大會的通過。

昨日,新華聯副總經理兼董秘杭冠宇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目前正在審議定增議案的決議,暫時還沒有向證監會提交材料,待相關材料完善后再行申請。公司正處于快速發展期,但自上市后一直未能從資本市場獲取更多資金,而多元化融資正是為了配合擴張。

頻施融資財技

在2011年成功借殼*ST圣方上市后,新華聯發展迅速,但在全國化擴張下,負債率也由2011年6月底的62%迅速攀升至今年同期的73.4%,其資金渴求一時難解。

用益信托網資料顯示,鑫源3號期限為24個月,發行總規模8億元,信托資金以貸款方式發放給由西寧新華聯房地產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西寧新華聯),主要用于新華聯西寧城市綜合體項目一期的開發建設,首期產品將于10月8日發行,預期收益率在9.2~10.2%之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新華聯公告發現,這一項目用地屬于公司在2011年9月以5.5億元成本取得的“2011HC-03號”地塊,占地面積21.4萬平方米。據新華聯官網顯示,西寧新華聯廣場地處西寧市海湖新區,總建筑面積為75萬平方米,由五星級酒店、大型集中商業、特色商業街、高檔辦公及生態住宅構成,預計總投資30余億元。

據《西海都市報》此前報道稱,西寧新華聯廣場預計2014年底投入運營,屆時將結束當地沒有功能完善的城市綜合體項目的歷史。新華聯證券事務部人士也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西寧市當地政府非常看重這個項目的開發投資。

早在2012年9月,西寧新華聯為推進西寧新華聯廣場開發,曾向中國銀行借款3億元,并由新華聯全資子公司北京新華聯置地 (全資持有西寧新華聯)為其擔保。

實際上,處于急速擴張中的新華聯在融資上的胃口絕非只限于此。今年7月,新華聯計劃借道匯添富資本發行資管產品募集資金11.5億元,再通過平安銀行向子公司“輸血”,也被業內人士認為是首家嘗試公募基金融資的上市房企。

今年8月中旬,新華聯再次拋出21億元再融資的定增預案,募投對象涉及湖南醴陵市馬放塘、寧夏銀川火車站兩個“棚改”項目與北京平谷區馬坊鎮B05-01、B05-02居住及社會停車場庫項目。9月23日,新華聯公告稱,這一定增議案已獲得股東大會的高票通過。杭冠宇透露,公司正在審議這一決議,暫未向證監會提交材料,待材料完善后再申請。

“未來,公司將不排除信托、開發貸,甚至基金融資,這是公司快速擴張中必經的過程。”杭冠宇表示。

加碼文旅、商業地產

新華聯董事總經理蘇波在2012年曾透露,公司目標之一是在3~5年把新華聯提升為一線品牌,爭取3年內銷售過百億。

不過,理想雖豐滿,但現實很骨感。去年,新華聯業績并不理想,實現營業收入24.6億元,同比小幅上漲0.02%,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5億元,同比下降了17.4%。

在業績高壓面前,新華聯開始艱難轉型,這應是當前不少二三線房企尋求戰略突圍的一個縮影。在去年年報中,新華聯公開表示,下一步要抓住城鎮化進程加快的重要機遇,實現由單一開發(住宅地產)向多元開發(住宅地產+商業地產+文化旅游地產)的戰略轉型。

據了解,為了加大文旅地產的投資,新華聯專門成立了以總經理蘇波任組長的文旅地產領導小組,負責文化旅游項目的策劃、拿地與融資等,探索未來適合公司發展的文旅地產開發模式,使文旅地產成為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對此,杭冠宇解釋稱,加大轉型不是說放棄住宅業務,而是適當提高商業、文旅地產的開發比重。住宅項目為公司快速提供現金流,而商業、文旅地產因不受政策調控影響,可為公司做大做強貢獻持續的業績,商業部分將來以自持為主。

不過,去年9月,新華聯百億重注旅游地產的三項議案曾遭遇獨董異議。此后,外界質疑聲甚囂塵上,尤其擔憂頻繁加碼商業整合體、文旅地產,資金可能會遭遇投入大、周期長等市場風險。2013年初至今,新華聯又在全國頻繁拿地,新增12幅土地儲備,耗資逾27億元。

“商業綜合體,文旅地產的開發周期長,一般3年,遠遠超過銀行1~2年的貸款期,面臨后期資金壓力。”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理事吳新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而這或許就是新華聯近來選擇多元化融資的原因之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杜冉樂 在兩個月前成功摘得了“首家嘗試公募基金融資上市房企”名號之后,原本鮮為人知的新華聯(000620,收盤價4.79元)一舉成為地產圈與資本場關注的焦點。為了躋身一線地產品牌,新華聯一邊加速全國化擴張,一邊頻顯融資財技,但負債率也一路走高。 近日,新華聯擬向民生信托發行信托產品“鑫源3號(西寧新華聯廣場貸款項目)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以下簡稱鑫源3號),貸款募資總規模為8億元,投向西寧城市綜合體項目,預期收益率在9.2~10.2%之間。同時,新華聯在9月23日公告中表示,公司關于寧夏、湖南與北京三個房地產項目的21億元定增募資議案也獲得了股東大會的通過。 昨日,新華聯副總經理兼董秘杭冠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目前正在審議定增議案的決議,暫時還沒有向證監會提交材料,待相關材料完善后再行申請。公司正處于快速發展期,但自上市后一直未能從資本市場獲取更多資金,而多元化融資正是為了配合擴張。 頻施融資財技 在2011年成功借殼*ST圣方上市后,新華聯發展迅速,但在全國化擴張下,負債率也由2011年6月底的62%迅速攀升至今年同期的73.4%,其資金渴求一時難解。 用益信托網資料顯示,鑫源3號期限為24個月,發行總規模8億元,信托資金以貸款方式發放給由西寧新華聯房地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寧新華聯),主要用于新華聯西寧城市綜合體項目一期的開發建設,首期產品將于10月8日發行,預期收益率在9.2~10.2%之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新華聯公告發現,這一項目用地屬于公司在2011年9月以5.5億元成本取得的“2011HC-03號”地塊,占地面積21.4萬平方米。據新華聯官網顯示,西寧新華聯廣場地處西寧市海湖新區,總建筑面積為75萬平方米,由五星級酒店、大型集中商業、特色商業街、高檔辦公及生態住宅構成,預計總投資30余億元。 據《西海都市報》此前報道稱,西寧新華聯廣場預計2014年底投入運營,屆時將結束當地沒有功能完善的城市綜合體項目的歷史。新華聯證券事務部人士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西寧市當地政府非常看重這個項目的開發投資。 早在2012年9月,西寧新華聯為推進西寧新華聯廣場開發,曾向中國銀行借款3億元,并由新華聯全資子公司北京新華聯置地(全資持有西寧新華聯)為其擔保。 實際上,處于急速擴張中的新華聯在融資上的胃口絕非只限于此。今年7月,新華聯計劃借道匯添富資本發行資管產品募集資金11.5億元,再通過平安銀行向子公司“輸血”,也被業內人士認為是首家嘗試公募基金融資的上市房企。 今年8月中旬,新華聯再次拋出21億元再融資的定增預案,募投對象涉及湖南醴陵市馬放塘、寧夏銀川火車站兩個“棚改”項目與北京平谷區馬坊鎮B05-01、B05-02居住及社會停車場庫項目。9月23日,新華聯公告稱,這一定增議案已獲得股東大會的高票通過。杭冠宇透露,公司正在審議這一決議,暫未向證監會提交材料,待材料完善后再申請。 “未來,公司將不排除信托、開發貸,甚至基金融資,這是公司快速擴張中必經的過程。”杭冠宇表示。 加碼文旅、商業地產 新華聯董事總經理蘇波在2012年曾透露,公司目標之一是在3~5年把新華聯提升為一線品牌,爭取3年內銷售過百億。 不過,理想雖豐滿,但現實很骨感。去年,新華聯業績并不理想,實現營業收入24.6億元,同比小幅上漲0.02%,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5億元,同比下降了17.4%。 在業績高壓面前,新華聯開始艱難轉型,這應是當前不少二三線房企尋求戰略突圍的一個縮影。在去年年報中,新華聯公開表示,下一步要抓住城鎮化進程加快的重要機遇,實現由單一開發(住宅地產)向多元開發(住宅地產+商業地產+文化旅游地產)的戰略轉型。 據了解,為了加大文旅地產的投資,新華聯專門成立了以總經理蘇波任組長的文旅地產領導小組,負責文化旅游項目的策劃、拿地與融資等,探索未來適合公司發展的文旅地產開發模式,使文旅地產成為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對此,杭冠宇解釋稱,加大轉型不是說放棄住宅業務,而是適當提高商業、文旅地產的開發比重。住宅項目為公司快速提供現金流,而商業、文旅地產因不受政策調控影響,可為公司做大做強貢獻持續的業績,商業部分將來以自持為主。 不過,去年9月,新華聯百億重注旅游地產的三項議案曾遭遇獨董異議。此后,外界質疑聲甚囂塵上,尤其擔憂頻繁加碼商業整合體、文旅地產,資金可能會遭遇投入大、周期長等市場風險。2013年初至今,新華聯又在全國頻繁拿地,新增12幅土地儲備,耗資逾27億元。 “商業綜合體,文旅地產的開發周期長,一般3年,遠遠超過銀行1~2年的貸款期,面臨后期資金壓力。”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理事吳新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而這或許就是新華聯近來選擇多元化融資的原因之一。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