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7 00:48:3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查道坤 發自江蘇
每經記者 查道坤 發自江蘇
盡管IPO時得到第一上海、美銀美林等多家券商投行的追捧,但在港股市場上市近10個月后,截至9月26日收盤,新城控股收盤價為0.92港元,較1.45港元的發行價下跌36.6%,未給投資者帶來驚喜。
銷售目標完成不佳,可能是導致股價下滑的一個原因。
2013年新城控股銷售目標為200億元,但據半年報顯示,前6個月公司完成合約銷售額76.09億元,僅占全年目標的38%。
此外,公司的產品成本及質量控制能力,也為業內所擔憂。年報顯示新城控股旗下的江蘇新城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新城地產)2012年的一系列項目,建筑成本對比此前幾年提高了兩成,但在上海的多個項目卻因為質量問題遭到業主質疑。
恐難達成全年銷售目標/
此前,新城控股發布公告稱,6月份公司合約銷售額約14.44億元,較5月份下跌24%;合約銷售面積約15.1萬平方米,均價為10510元/平方米;前6個月新城控股累計合約銷售面積為86.4萬平方米,同比增加11.7%;前6月累計合約銷售額為76.09億元,按年增長7.7%,完成全年銷售目標200億元的38.05%。
新城控股旗下的新城地產6月份實現銷售面積約12.37萬平方米,合同銷售總值約12.60億元;1~6月累計銷售面積約66.78萬平方米,同比增加12.57%;累計銷售總值約63.26億元,同比增加5.58%。
“(新城控股)上半年銷售額僅完成全年目標的38%,想要全年完成200億元的目標,現在看來比較困難。”房地產行業專家陳晟說,“如果上半年銷售沒有達到全年的六成以上,想要在下半年發力達成目標就比較困難。”
公開資料顯示,新城控股旗下住宅地產和商業地產主要分布在經濟較發達的長三角東部沿海、滬寧地區。
目前,新城控股總資產超過400億元,已完成或開發中項目達70余個,“新城目前布局確實非常大,但是常州和上海等地項目銷售并不火爆,想要完成200億元的目標存在困難。”一位熟悉新城地產的知情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項目質量屢遭投訴/
在2012年年報中,新城地產去年交房的新城碧翠、新城公館等是其近年來建筑投入最高的一批樓盤,每平方米的建筑成本較前一年大幅提高了兩成。
根據新城控股2012年年報披露的數據,當年度該集團投入在物業的建筑成本由上一年的3200多元/平方米增至4000元/平方米,這成本甚至可以比肩某些三四線城市樓盤的銷售單價。
雖然建筑成本提高,但是新城旗下項目質量問題卻屢遭外界的質疑。
公開信息顯示,6月22日,上海新城公館百余業主在小區門口抗議小區車庫積水、物業服務不到位等一系列問題。此外,其在上海的另外兩個項目新城金郡、新城碧翠也曾被媒體曝光各種質量缺陷。
上海新城公館業主李先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其在2011年底購買了位于上海南翔新城公館的一套精裝修新房,可是在他入住后沒有多久,一系列問題就接連出現,“最早被業主們詬病的是小區地下車庫的積水問題,因為小區長期積水后導致車輛打滑,更有小孩在車庫不慎滑倒。積水的原因可能與車庫內外溫差大,導致大量冷凝水涌出有關。”
此外,其他新城公館業主也反映,交房時出現過墻紙、地板、柜門發霉現象,“讓我覺得惱火的是,發現這些問題之后,我們多次與開發商和物業反映,但是卻遲遲得不到解決。”李先生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除了新城公館問題之外,上海的新城碧翠也存在交房后10天才開通煤氣,以及因趕工而出現的種種質量問題。2012年下半年交房的新城金郡,也出現墻體開裂等問題。
對于新城地產建筑成本上漲和質量問題頻發的強烈對比,房地產行業專家李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建筑成本的上漲,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建筑材料價格上漲所致。質量問題頻發,一方面與公司管控不嚴格有關,另一方面可能是在施工過程中,為了加快進度,趕工施工所致,但是這些問題是開發商在建筑過程中應該避免的。”
關于媒體和業主對新城地產旗下幾個項目質量問題的質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郵件采訪了新城地產方面,但截至記者發稿,對方尚未回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