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6 00:56:19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祝賀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祝賀 發自北京
日前,吉利控股集團設于瑞典哥德堡的吉利-沃爾沃聯合技術研發中心(以下簡稱CEVT)投入試運行。該研發中心的投資方為吉利控股集團,吉利汽車與沃爾沃汽車將共享這里的研發技術成果。
“歐洲技術中心開發的中級車平臺架構和相關部件,將為吉利和沃爾沃下一代產品做技術儲備。基于全新中級車模塊化架構打造的新一代產品,將在未來3~5年內推出,這些產品可以滿足歐洲和美國的相關排放標準,吉利汽車可以借此進入歐洲以及美國市場。”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兼CETV董事長安聰慧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在CEVT的開業典禮上,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沒有出現,按照CEVT目前公布的信息,全新中級車平臺將為沃爾沃提供中級車車型模塊,同時為吉利提供全新一代的中級車產品。根據不同的品牌,開發定位不同的車型,這一特點正是模塊化開發所能實現的優勢。目前,大眾汽車已將這一產品研發方式運用得爐火純青。
中級車架構具延展性
在瑞典哥德堡市,從沃爾沃汽車公司總部到CEVT的辦公樓僅有8分鐘車程。CEVT設在這里,正是要依托哥德堡的汽車研發資源,為吉利汽車和沃爾沃汽車下一代領先的中級車型奠定技術基礎。
眼下,從沃爾沃汽車的研發團隊“轉會”到CEVT的人員正在不斷增加。在CEVT中心大樓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看到,每名外籍員工的身邊,都有一名來自中國的技術人員緊鄰而坐,可以看出中外技術人員合作的緊密。
“利用(研發中心)這個平臺,吉利想把歐洲優秀的工程技術開發人員吸引到這里來。今年年底,我們會擴容成一個200人的團隊。”安聰慧表示。
按照CETV的組織架構,其董事會成員包括安聰慧、負責吉利財務工作的副總裁李東輝,以及吉利集團顧問Carl-PeterForster等高管人員。
據CEVTCEO兼吉利控股集團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方浩瀚透露,全新中級車架構有著極大的可擴展空間。這些可調整的空間,將滿足吉利品牌與沃爾沃品牌對各自產品的不同需求。
“這是一種大矩陣式的研發項目管理體系。怎么樣做到高效,吉利正在努力與沃爾沃共同研究。”安聰慧表示,全新中級車的架構平臺,既能生產出豪華車,也能生產出中級車和緊湊型車,像是一種“搭積木”的方式,在平臺模塊上根據不同品牌和目標市場進行組合。
吉利品牌架構對標大眾
眼下,吉利汽車正處于重構產品體系的關鍵時期。吉利擁有包括帝豪、全球鷹及英倫三個子品牌,車型多達數十款。而目前中國及全球市場接受度最好的仍是帝豪車型。因此,如何向帝豪輸入更多更有競爭力的產品,成為吉利汽車產品規劃的重點。
“模塊化的好處是,可以分享技術,又不會影響品牌。”方浩瀚解釋道。
“有了全新的中級車平臺,未來吉利品牌劃分將類似于大眾、奧迪及斯柯達。”對于未來吉利產品的規劃方向,安聰慧透露,以大眾集團為例,旗下奧迪、大眾和斯柯達是三個不同檔次的品牌,但很多技術模塊是通用的。從目前汽車領域來看,模塊化架構及相關部件在確保技術水準的前提下,在開發、測試、采購、成本控制等方面都能發揮協同效應和規模化優勢。“就像奧迪和大眾,品牌各自獨立,各有不同的消費人群和市場空間。”
“(全新中級車架構)帶來的產品在主流汽車市場上將有非常強的競爭力,給我們很多品牌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間。”吉利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孫曉東含蓄地表示。孫曉東正在操刀吉利汽車的產品和品牌體系的新規劃制定,而歐洲技術中心的啟動無疑為這份全新的規劃提供了重要元素。
據吉利汽車相關人士透露,2016年吉利將首先量產由這一中級車架構開發出的品牌車型。
集團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全新的中級車平臺有比較大的可變空間,根據這一特點,我們會有全新的品牌和產品規劃。”孫曉東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根據計劃,CEVT將按照吉利和沃爾沃兩個品牌對于市場的不同需求,研究共性,研發全新的中級車模塊。在這些模塊的基礎上,能夠打造出5~10款不同的車型,滿足吉利和沃爾沃的產品需求。
未來,CEVT將承擔吉利汽車更多的產品研發重任。據方浩瀚介紹,按照開發流程,借助CETV所開發的架構和部件,吉利汽車中國研發中心和沃爾沃汽車研發中心將在此基礎上,獨自開發各自品牌的整車;隨后,沃爾沃研發中心將獨立負責沃爾沃品牌的車型改款與升級,而CEVT將為吉利品牌的中期改款或升級車型提供技術援助。
“在中級車平臺上研發的車型是類似于沃爾沃V40大小的車型,但未來要研發哪款形態的車型,目前還沒有確定。可以確定的是,開發產品更類似于奧迪A1、寶馬1系和奔馳的A級車這樣的車型。”方浩瀚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而吉利在這一平臺上研發出的車型,主要瞄準的是福克斯等A級車競爭對手。
“成立研發中心的目的,是為了把吉利控股集團的資源最大化利用。”安聰慧告訴記者,同時,吉利的技術能力將在這一合作中得到大幅提升。
分析認為,聯合開發的車型平臺,能夠為吉利汽車和沃爾沃汽車降低研發成本,但對于李書福來說,持續的投資壓力同樣不可小視。據悉,每一年吉利向CEVT投資的金額將高達4億元。而據相關人士透露,“4億元僅僅是個起步價”,隨著產品研發的持續推進,投資額將不斷增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