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6 00:56:19
伴隨佛山工廠二期提上日程,一汽-大眾復制“長春模式”的三地四廠戰略布局更為完善,規劃產能超過200萬輛。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叢剛 劉旭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叢剛 劉旭 發自北京
9月25日,一汽-大眾佛山工廠生產的首款車型高爾夫7正式下線,該車將于今年年底正式上市。
今年1~8月,一汽-大眾銷量突破100萬輛,為其今年150萬輛的銷售目標打下基礎。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張丕杰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此基礎上,一汽-大眾將進一步擴大產能布局。
伴隨佛山工廠二期提上日程,一汽-大眾復制“長春模式”的三地四廠戰略布局更為完善,規劃產能超過200萬輛。對此,張丕杰表示,這一戰略布局服務于一汽-大眾“2015戰略”。
復制“長春模式”
伴隨首輛高爾夫7下線,一汽-大眾華南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佛山工廠正式亮相。作為一汽-大眾三地四廠的布局,佛山工廠生產大眾和奧迪兩個品牌車型,繼高爾夫7之后,國產奧迪A3也將在今年年底亮相。佛山分公司正式建成,標志著一汽-大眾全國性戰略布局已基本成形。
對于西南和華南基地的快速建成,張丕杰表示,這說明一汽-大眾全體系的復制能力非常強。據記者了解,一汽-大眾在成都和佛山工廠的工作人員,都在長春工廠經過為期一年的培訓。
根據一汽-大眾統計,在當地建廠后,一汽-大眾在西南和華南的銷售比例已明顯提升。
此前,一汽-大眾處于東北腹地,盡管長春有汽車生產文化,東北也有很好的工業基礎,但畢竟生產基地和核心市場有一定的距離。因此,一汽-大眾很早就開始思考進行全國性的、合理的生產布局。
戰略布局的第一步就是走出長春,同時復制“長春模式”。走出長春的第一步選擇了成都。張丕杰告訴記者,西南基地的建設速度比較快,在成都原有的一汽基地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造,三期工程在今年年初剛剛完成。
根據規劃,全面建成的西南基地規劃產能將達到54萬輛,今年釋放的產能可以達到48萬輛。西南布局之后,一汽-大眾深入推動南方戰略,第二步選擇了廣東。未來,佛山分公司一期產能將達到30萬輛,日產能將達到1200輛。由此,一汽-大眾180萬輛的全國性戰略布局基本完成,在東北、西南和華南的三地四廠模式,使核心市場、生產基地、零部件供應得到進一步的統一。
張丕杰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佛山分公司二期的建設會很快展開。今年5月,股東雙方已簽署了佛山分公司二期規劃的協議。目前,相關的審批工作也已經完成,二期的建設很快就會開始,規劃產能同樣是36萬輛。投資額度比一期要大,可以達到150億元的水平。未來,長春、成都和佛山三大基地的產能完全釋放后,一汽-大眾的產能將超過200萬輛。
布局“2015戰略”
高爾夫7作為一汽-大眾旗下大眾品牌的代表車型,選擇佛山投產意味深遠。張丕杰告訴記者,一汽-大眾在華南布局有一個很重要的目標是希望在華南能有更大的銷量和市場份額。佛山分公司的建成對于提升一汽-大眾在華南地區的影響力將貢獻更大。
在提前實現“百萬輛體系建設”之后,一汽-大眾已全面鋪開“2015戰略”的布局。根據張丕杰的表述,在完成了“百萬輛”目標之后,一汽-大眾有自己連續性的思考,所以就有了“2015戰略”。
“2015戰略”的核心內容是實現從做大轉向做強,夯實企業的整體體系能力,實現在2015年達到180萬輛規模這一戰略目標。
在這樣的戰略思考下,一汽-大眾制定了一系列戰略性的舉措,比如體系核心能力的提升、全國性的戰略布局、推出新產品等,都有很詳細和周密的計劃。
2013年,一汽-大眾很多發展戰略已經落地,今年1月,一汽-大眾西南基地全面建成;佛山分公司也已建成投產;在2012年完成130萬輛的基礎上,張丕杰表示,今年將按照計劃達到150萬輛的銷量目標。
實際上,從2013年150萬輛到2015年180萬的銷量預期,兩年增長率僅為20%。對于一直以高速增長著稱的一汽-大眾來說,這個預期并不高。
對此,張丕杰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長遠來看,生產布局要跟著市場走,一汽-大眾會在適當的時候考慮是否建設新的基地。為了維持增長,一汽-大眾將在現有產品線的基礎上加快產品推出的速度,豐富產品線。
張丕杰認為,從中國目前的情況來看,汽車市場剛性需求始終存在,但剛性需求也在變化,呈現出多樣性。一汽-大眾的增量,就是來自對市場的把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