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3-09-03 09:29:29
從2012年年末至今年年中,上市銀行披露出的勞務派遣工數量銳減3.6萬人至16.64萬人,降幅超過15%。然而,原有11家銀行主動披露派遣工數量,目前已銳減至8家,降幅超過了20%。
而本報記者長期“潛伏”的另一家國有大行的派遣制員工QQ群中,轉正幾乎成為近期唯一的話題。該國有大行要求各級分行對同工的勞務派遣員工進行考核,淘汰10%,剩余90%分批轉為正式合同制,不過有幸獲得轉變身份機會的目前還僅限于業務崗的同工派遣人員。而且,本科學歷證書和銀行從業人員資格證書是轉正必不可少的“敲門磚”。據悉,該行每年進行一次轉正審核,需要經過筆試、面試、公式、體檢、簽約等數個環節,預計2016年前絕大多數派遣制員工可以完成身份轉換。
相對而言,上述銀行的派遣制員工還是幸運的,可以看到明確的目標并努力邁進,但是另有一些銀行的派遣制員工就沒有那么幸運了。
“現在部分銀行的派遣工已經轉成為外包工”,一位曾在某上市銀行人力資源崗位從業多年的管理人員承認,不過該人士強調,“該行已經實現了同工同酬,銀行最看重的其實是用工形式的靈活”。
另一家銀行的勞務派遣制員工則告訴本報記者,所謂的轉正僅僅是個別“關系戶”的盛宴,而該行已經有合同到期的派遣制員工被轉制成為外包工。
南京銀行的業績報告也顯示,截至2011年年底,該行有派遣人員251名、外包人員294名;截至去年年底,該行派遣人員237名、外包人員651名;而今年中期該行派遣人員195名,外包人員744名。此外,某國有大行的浙江某地支行今年上半年也公開招聘外包工,崗位分別為業務后臺和電工等。
在法律界資深人士眼中,“外包工的法律保障還遠不如勞務派遣工”。派遣制員工的“同工同酬”現在受到新勞動合同法的保護,雖然有關各方對于福利、獎金是否應該納入“同工同酬”有所爭議,但畢竟僅僅是在細節方面;而外包工的待遇則沒有了基準線,很可能遠低于正式員工以及派遣制員工。據記者了解,目前外包工的崗位大多集中在大堂經理、保安、現金清收、電話客服、信用卡銷售等崗位。
“與派遣制相比,外包工與銀行的法律關系可以說已經基本被隔離,外包公司以獨立法人的身份與銀行展開業務合作(即整體承包業務模塊,再招聘人員從業),勞動者僅與外包公司發生勞動關系”,上述資深法律界人士表示,“銀行已然把自己界定為了外包公司和外包工所服務的客戶,而并非雇主”。
與此同時,不少勞務派遣公司開始轉向勞務外包市場。“公司以前勞務派遣業務大致占到70%,目前正在縮減這塊業務,”有勞務派遣公司人士表示,由于新勞動合同法限制了未來勞務派遣業務的利潤空間,于是中介公司紛紛進軍外包領域,以前的外包業務主要集中于專業性比較強的崗位,照現狀看來,外包業務已經開始覆蓋普通崗位。
原文鏈接://zqrb.ccstock.cn/html/2013-09/03/content_375124.htm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