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7 00:59:48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曾劍
每經記者 曾劍
昨日 (8月26日),萬順股份(300057,收盤價15.80元)發布的半年報顯示,備受投資者關注的ITO導電膜開拓順利,該產品上半年實現收入2761萬元,毛利率為37.37%,較去年32.52%的水平有一定的增長。
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萬順股份1月份獲得的駿達光電億元導電膜訂單上半年僅完成了約1千萬元的額度。這樣的執行進度著實讓人擔憂:該訂單能否順利完成?
導電膜訂單進度緩慢
據萬順股份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79億元,同比增長54.6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210.95萬元,同比增長11.21%。
股東方面,較一季度來了一次大換血:廣發基金、社保基金以及中信證券旗下兩只理財產品均從公司前十大股東名單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華夏紅利、華夏策略精選、諾安、華安宏利、天弘精選等基金。
事實上,萬順股份業績增長的最大看點導電膜,無疑是吸引這些機構投資者前赴后繼的主要因素。
今年上半年,導電膜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761萬元,毛利率37.37%,均比去年有一定的提升。
然而,在業務增長的背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公司1月份獲得的導電膜億元訂單的執行進度卻讓人大跌眼鏡。
2013年1月22日,萬順股份宣布光電薄膜分公司與駿達光電簽署了《2013年度導電膜供貨保證協議》。駿達光電計劃在1月~12月向光電薄膜分公司采購電容式導電膜1.07億元。按照市場對該產品預計的24%的凈利率計算,如果供貨協議按期完成,對萬順股份的業績增厚將十分可觀。
但截至2013年6月30日,該合同已執行1101.99萬元,完成進度僅約10%。顯然,億元供貨協議未能做出更大的業績貢獻。
萬順股份:受產能制約
訂單的低進度究竟是何原因所致?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萬順股份,公司證券部一人士表示,一般來講,上半年的采購量都較少,也受到導電膜目前產能的限制。
他強調,該合同是客戶綜合公司導電膜二期項目來考慮的,隨著二期項目的逐步投產,客戶也會加大采購量。上半年客戶方面在隨時更改需求,公司也相應改變產品,這間接影響了采購量。目前導電膜的供需情況比較良好。
據悉,二期項目總投資不超過3億元,產能預計約為每年300萬平方米電容式導電膜。對于二期項目何時投產,他表示,目前首條生產線已經到公司,安裝調試需要1個月左右,之后便可試生產。二期項目合計5條生產線,公司爭取今年底之前實現4條生產線投產。
針對上述訂單能否按期完成,上述證券部人士回復稱,公司的二期生產線可較快投入生產,但具體銷售得看客戶的訂單情況。駿達光電的訂單是一個預估,并不是強制性的合同。另外對公司是否同歐菲光還有合作的問題,他表示,現在合作較少,主要是基于利潤的考慮,公司會選擇利潤更高的客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