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6 00:47:2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建設銀行昨日(8月25日)公布的上半年經營業績顯示,該行今年上半年實現歸屬于本行股東凈利1197.1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63%。
截至2013年6月末,該行資本充足率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3.34%和10.66%。分別較一季度末下滑了0.29個百分點和0.26個百分點。
當日,建行董事會還公告通過發行不超過220億元人民幣等值減記型二級資本工具,用于充實二級資本,提高資本充足率,決議有效期至2015年12月31日。該發行計劃在此前該行股東大會批準的新增600億元人民幣等值減記型合格資本工具的范圍內。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建行董事會會議公告顯示,龐秀生兼任建行首席財務官、曾儉華改任建行首席風險官。
凈利增速放緩
建行上半年報顯示,建行規模擴張延續放緩趨勢,截至2013年6月末,集團資產總額14859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34%;實現利潤總額1551.8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04%;歸屬于本行股東的凈利潤為1197.11億元,同比增長12.63%,增速較之一季度15.66%下降3.03個百分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2年建行總資產規模13.9萬億元,較上年增長13.77%,歸屬股東凈利潤1931.79億元,較上年增長14.13%。
建行表示,2013年上半年由于存量貸款按降息后利率重定價,貸款收益率同比下降,一定程度抵消了上述因素對凈利息收益率的正向影響。
2013年上半年,建行實現利息凈收入1876.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79.68億元,增幅為10.59%;在營業收入中占比為74.65%。
其中,存放同業及拆出資金利息收入123.7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7.12億元,增幅16.06%,其中存放同業款項及拆出資金平均余額較上年同期增長24.55%;而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放款項和拆入資金利息支出106.32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71.87億元,降幅40.33%。
建行表示,主要是加強同業存款價格管控,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放款項和拆入資金平均余額及平均成本率均較上年同期下降,其中,平均余額較上年同期降幅20.25%、平均成本率較上年同期下降80個基點。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該集團實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555.2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62.81億元,增幅為12.76%;在營業收入中占比較上年同期上升0.40個百分點至22.09%。
基建類貸款新增783億
2013年,決策層號召金融機構信貸總量平穩增長,有力支持實體經濟。
截至2013年6月30日,建行客戶貸款及墊款總額80950.52億元,較上年末增加5827.40億元,增幅為7.76%。
其中,基礎設施行業領域貸款新增782.90億元,占公司類貸款新增的46.90%;持續加大“三農”和中小企業支持力度,其貸款增速均高于公司類貸款增速3個百分點以上;個人住房貸款增加1711.71億元,增幅11.20%,重點支持居民自住房需求。
建行相關人士表示,建行信貸結構調整堅決,限制性領域貸款量降質升,政府融資平臺貸款和產能過剩行業貸款余額繼續下降,客戶結構進一步優化。綜合化經營成效顯現,海外業務加快發展。
海外資產總額快速增長,海外機構申設穩步推進。截至2013年6月末,境內附屬公司資產總額達到1011.3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15%;實現凈利潤10.21億元,同比增長47.64%。海外業務資產總額6363.1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2.70%,俄羅斯子銀行、迪拜子銀行等相繼開業,香港地區機構整合調整工作順利推進,盧森堡分行、舊金山分行和多倫多分行正在等待當地監管機構正式批準。
截至2013年6月末,不良貸款率0.99%,與上年末持平;撥備覆蓋率265.20%,減值準備對貸款總額比率2.63%,均高于監管要求。
另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建行加快發展電子銀行業務,全面增強渠道交易、平臺銷售、系統服務、業務創新和風險控制五大關鍵能力。電子銀行客戶與渠道應用高速增長,個人網上銀行客戶增長13.08%;企業網上銀行客戶增長18.78%;電子銀行賬務性交易量占比達44.07%;其中“善融商務”電子商務平臺注冊會員數突破150萬,交易額近百億,融資規模達到數十億。
同時,建行理財業務穩健發展。上半年,該行自主發行理財產品3953期,發行額31992億元;理財產品余額10161億元,其中保本型理財產品余額4899億元;實現理財收入48.70億元。理財資金主要投向制造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等行業,未投向商業房地產、“兩高一剩”等政策限制性行業,同時已將“建元”2013年第一期公司類貸款證券化項目申報材料正式上報監管部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