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2 01:17:37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推進“三公經費”公開的工作,今年將更進一步。
昨日 (8月2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財政部網站獲悉,財政部近日發布了《關于推進省以下預決算公開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在全面公開省級預決算及“三公經費”的基礎上,2013年財政部將進一步指導地方推動省以下預決算公開工作。
再出具體時間表
財政部表示,2013年各省應至少選擇20%的地市級和縣級地區開展 “三公經費”預決算公開工作,2014年所選地區應至少達到省內同級政府數量的50%。原則上縣級地區應從所選地市級地區中優先選取,有條件的省可擴大選取地區范圍,各省2013年選取地區名單應于8月30日前報財政部備案。
《通知》要求,各地區及部門要按照李克強總理 “政府公務接待經費公開的形式要通俗,要讓老百姓看得懂,可以有效監督政府”指示精神,結合上級相關工作要求,立足自身實際,不斷細化公開內容、創新公開形式,積極主動推進預決算公開工作。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今年印發的《當前政府信息公開重點工作安排》,2013年各省級政府要全面公開省本級“三公經費”,爭取2015年之前實現全國市縣級政府“三公經費”全面公開。這是繼去年4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 “省級政府要在兩年內全面公開‘三公經費’”要求之后,再次對地方公開“三公經費”提出具體時間表。
財稅專家李文海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財政部最新的通知是對國務院一系列要求的細化。地方“三公經費”公開的時間和范圍要求更明確,步伐將進一步加快。“這也顯示出領導層大力度推進財政信息公開的堅定決心”。
專家建議分步走
自2008年5月《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施行以來,我國財政預決算、“三公”經費支出等信息公開邁出較大步伐。從中央層面看,自中央部門2010年首次公開部門預算以來,至今已連續4年推進部門預算公開,今年還首次實現部門“三公經費”預算與部門預算同步公開。
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3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公開了省級財政總預算和省級預算單位的部門預算,其中江蘇、江西、海南、青海等省份將除涉密單位外的省級部門預算全部公開。
就此次地市和縣級“三公經費”公開范圍并未直接擴展到全部地區,而采取分批公開的措施,李文海稱,分步走既能避免矛盾集中爆發,也能有效保證公開數字的準確、真實。“采取分步走和慢慢來的辦法,有利于為地市級和縣級政府規范‘三公經費’提供時間和空間,同時在20%先期公布‘三公經費’的市縣政府中肯定也會有榜樣和教訓。”李文海說,這也為后期公布的政府提供有利參考。
可以佐證的是,清華大學日前發布的 《2013年中國市級政府財政透明度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市級政府財政透明度仍然很低,即使排序在前三十位的市級政府的財政公開情況也遠未達到良好披露的水平。
“無論是推進財政信息的全公開,還是強調財政公開要亮‘細賬’,核心都是推進建立節約型、廉政透明的服務型政府。”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指出,推進財政信息公開,讓群眾監督對政府花錢形成壓力,在當前財政收入低增長形勢下,有助于更好把錢花好花到實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