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5 00:55:1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李智 實習記者 賈麗娟
每經記者 李智 實習記者 賈麗娟
7月13日,“2013年中報第一股”華平股份(300074,收盤價20.33元)如約交出了半年佳績,為今年的中報大戲贏得“開門紅”。
實際上,在7月初上市公司中報披露時間表曝光后,中報行情也就正式開始,西王食品、湯臣倍健披露預增公告后股價應聲大漲;智云股份、向日葵宣布中期高送轉方案后也受到資金熱捧。可以預見,在未來的一個多月中,上市公司陸續披露的公告將成為影響個股,甚至是整個市場行情的重要因素,業績和高送轉依舊是最耀眼的兩條投資主線。
華平股份業績同比增133%/
根據滬深交易所的2013年中報披露安排,華平股份成為首家披露半年報的上市公司。上周末,華平股份發布了其上半年成績單:公司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1.1億元,同比增長84.28%,實現凈利潤約0.42億元,同比增長133.49%。這份不錯的業績,也為今年的中報行情迎來“開門紅”。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13日,在2469家A股公司中,已有25家發布中期業績快報,1457家發布業績預告,共計1482家,占比超過六成。發布預告的公司中,預增、略增、扭虧、續盈的公司有838家,占比57.52%。其中業績預增(即凈利潤增速上限超過50%,或沒有給出增幅區間但明確表態大幅增長)的為237家,僅占發布業績預告公司的16.27%。
另外,約有222家公司業績預虧,有104家為首虧,其中包括超圖軟件、英唐智控、星河生物等多家創業板公司。
據同花順iFinD數據,本周(截至7月20日)內將有十多家公司陸續披露中報,深市的盛屯礦業、圣陽股份中報將于16日披露,滬市的首份中報將由安琪酵母在18日呈上。近期備受矚目的東方財富,則將在20日披露中報。
三行業整體預喜率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報預告中,不同行業間的分化跡象十分明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數據發現,一些行業不但整體預喜率高,且一些公司的增長幅度令人嘆為觀止,例如公用事業、醫藥生物、家用電器三個行業。
按申萬一級行業劃分,截至7月13日,公用事業行業共有47家公司發布中期業績預告,其中39家預喜,占比近83%,穩居本次行業排名的前列。除業績扭虧的公司,共有6家增幅超100%,三維絲增長達10倍,國投電力增長更達56倍。同時,大連熱電、桂冠電力等公司成功扭虧。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業績大幅上漲的公司多為火電企業。光大證券認為,短期來看,行業的整體向好主要受益于煤價大幅下跌,火電盈利大幅提升。
醫藥行業一貫是機構的寵兒,此次業績預報也沒有令投資者失望。在發布預告的104家公司中,77家預喜,占比74%。其中京新藥業、華神集團、京城醫藥增幅均超100%,康芝藥業和獨一味增長超過200%。對此,國信證券在年中策略報告指出,“未來5~10年中國醫藥市場有望演繹美國市場1980~2000年黃金成長期,中國醫藥板塊的中長期估值相對合理偏低。”據報道,有調研顯示6月份私募基金加大了對醫藥板塊的配置。
此前“競爭激烈”的家電行業,利潤率不容樂觀,但消費升級帶來的機會已開始顯現在公司報表中。此次發布預告的38家公司中,有28家預喜,占比達七成以上。其中海信科龍、TCL集團、華意壓縮、同洲電子的增長率均超過100%,深康佳A預增292%,蒙發利更是增長達600%。
“高送轉”人氣旺/
眾所周知,每年中報行情除業績外,“高送轉”也是炒作的另一主線,今年亦不例外,上周兩只披露“高送轉”預案的個股均受到了資金追捧。
7月2日,智云股份宣布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846.69%~905.86%的同時,也透露了中報10轉10的預案,隨后迎來了連續兩個漲停。7月3日,向日葵宣布預計中報分配方案為10轉12股,同樣迎來兩個漲停板。對此,業內人士表示,相對于年報,上市公司中報公布高送轉計劃的數量較少,更易引起資金關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些推出“高送轉”方案的公司,多具有一些相同特征。如智云股份、向日葵等絕大多數推出 “高送轉”方案的公司在2012年度均沒有進行送轉,而且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均有限售股解禁。如智云股份實控人譚永良持有的3245.1萬股將于7月29日解禁;向日葵實控人吳建龍以及香港優創國際投資等持有的逾3.3億股限售股,將于8月27日解禁。
一位私募人士表示,如果“高送轉”方案能提升股價的話,對緩解即將面臨的解禁壓力有明顯好處,并且對于持有解禁股且有減持意愿的股東來說,也樂意看到這樣的利好。
不過,對于普通投資者,在經歷了近期的反彈以后,一些小盤股價格相對偏高,除了關注高送轉以外,更要注意股價是否有足夠的業績和成長預期的支撐。另外,對于一些方案公布之前股價快速拉升的個股,最好謹慎對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