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IPO

每經網首頁 > IPO > 正文

國信證券IPO沖刺觀察:好孩子還是壞孩子

證券日報 2013-07-10 09:08:06

 

 

在這一輪的券商上市競賽中,國信證券本來是最被看好的券商之一。

2012年2月1日,證監會首次披露“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報企業基本信息情況表”時,國信證券就赫然在列,保薦機構為廣發證券(000776),所處階段為“落實反饋意見中”。根據證監會的審核工作流程,落實反饋意見后將會進入預先披露階段。

當時,一位接近國信證券的業內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不出意外的話,國信證券今年9月就能上市。”但是在證監會網站最新公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報企業基本信息情況表”(截至2013年6月20日)中,排隊等待的國信證券所處階段依然為“落實反饋意見中”。

六年曲折上市夢

國信證券的上市最早可追溯到2008年,當時在A股市場上的券商屈指可數,并且除了中信證券(600030)外,其他均通過借殼方式登陸資本市場。隨著證券行業綜合治理的完成,2006年到2007年的業績大爆炸以及二級市場對于券商股的熱捧,使得試圖沖刺IPO上市的券商在2008年左右大量出現,國信證券正是其中一家。

2008年,國信證券曾經上報過IPO材料,但直到現在也未能如愿。在2007年年度凈利潤進入行業前十的券商中,只有國泰君安、國信證券、申銀萬國和銀河證券四家受“一參一控”影響的券商尚未登錄陸A股市場,其余6家均已實現上市。

最初讓國信證券的上市進程受阻的,是因為出現收購華林證券一事,以及證監會對券商IPO控股股東“一參一控”合規的要求,這兩件事一度讓國信證券的上市進程處于停滯狀況。

華林證券前身是江門證券,2003年被深圳立業集團旗下關聯公司收購,深圳立業集團董事長林立成為華林證券的實際控制人。其后華林證券吸納了不少從國信證券出走的人才填充到高管團隊,但是綜合治理之后,凈資本成為券商的核心監管指標,證券公司對于資本的巨大需求已經不是民營企業可以支撐的。

最終,在并購華林證券一事上擱淺。國信證券一名高管表示,此項并購擱淺的原因有兩方面:其一是雙方價錢未談攏,其二是監管層認為并購華林證券對國信證券的業務發展幫助有限。

除了收購華林證券事項外,讓國信證券上市進程受阻的還有其股東持有券商股權不合要求的問題。

2008年6月1日起施行的《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要求,“2個以上的證券公司受同一單位、個人控制或者相互之間存在控制關系的,不得經營相同的證券業務”,國信證券當時正好不達標。

據國信證券官方網站顯示,國信證券目前有五大股東,分別是深圳投資有限公司持股40%;華潤深國投信托有限公司持股30%;云南紅塔集團有限公司持股20%;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持股5.1%;北京城建(600266)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9%。

其中第一大股東深圳投資在2008年時,除了控股國信證券外,其下屬全資企業深圳市億鑫投資有限公司還持有萬和證券48.52%的股份,是萬和證券的第一大股東。此外,深圳投資還參股了兩家券商,分別持有國泰君安11.15%的股權,以及安信證券7.41%的股權。

此外,國信證券的第三大股東紅塔集團也不符合“一參一控”的要求,紅塔集團以43.6%的持股比例控股紅塔證券,此外,紅塔集團還以6%的持股比例參股中銀國際證券。

為了國信證券上市,2010年2月,深圳投資將所持有萬和證券股權悉數售予深業集團。

2010年12月31日,深圳投資將所持有7.41%的安信證券股權全部出售給深圳市遠致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市遠致投資有限公司曾是深圳投資的全資子公司,但是在2010年9月,深圳投資已將深圳市遠致投資有限公司100%的股權轉讓給深圳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由此達到了“一參一控”的要求。

紅塔集團2011年上半年,也將所持有的中銀國際證券6%的股權售與云南省投資控股集團,也達到了“一參一控”的要求。至此,國信證券股東的“一參一控”問題得到解決。國信證券的IPO計劃開始重啟。

國信證券撤單量居首

重新沖刺IPO的國信證券呼聲較高,公司還曾為上市熱身,進行了一對一路演。

公開資料顯示,國信證券近三年各項主營業務的表現搶眼。2010年,公司經紀業務,規模占全行業市場份額的4.49%,位居行業第三名,僅次于銀河證券和國泰君安;在全國4500家營業部中,國信證券有6家進入全國前十,并且包攬前三名。2010年國信證券在股票及債券承銷上排名第11,金額約為527億元,而2009年則約為346億元;在主承銷數量上,2010年為46家,排名第三,而2009年為30家,同樣排名第三。

據國信證券2010年未經審計財報顯示,其證券承銷業務凈收入超過了17.5億元,與2009年約8.7億元相比,增長了100.37%。

2011年,受證券市場總體低迷的影響,向來充當經紀業務領軍者角色的國信證券亦難以獨善其身,但投行業務明顯好于同行業平均水平。當年,國信證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8.3億元,同比下滑25.3%;營業利潤23.1億元,同比下滑42.8%;凈利潤18.1億元,同比下滑41.8%。不過,國信證券凈利潤數據與15家上市券商下滑40.1%基本持平,并且營收降幅還明顯好于已上市券商的36.6%。此外,證券承銷業務凈收入16.9億元,略微下降3%,明顯好于全行業同比下滑23%的水平。公司利息凈收入也從2010年的6.6億元小幅增長至7.3億元,增幅近11%。

去年,國信證券全年營收60.77億元,利潤總額24.06億元,凈利潤18.56億元,均實現逆市增長。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公司總資產607.11億元,凈資產192.12億元,全年同比增長8.11%,母公司凈資本129.13億元,同比增長9.6%。

國信證券曾向本報表示,2012年公司行業地位再次前移。經紀業務方面,創新業務所占收入比重超過三成;投行業務方面,公司保薦項目數量位列行業第一,募資金額市場份額均創歷史新高;固定收益業務方面,公司企業債主承銷家數市場排名行業第二,承銷金額排名行業第三;場外市場業務方面,公司柜臺市場業務獲得試點資格,成為首批試點券商之一,并積極參與了前海股權交易中心的籌建工作。此外,公司還獲得了中小企業私募債等6個試點資格,以及分級集合資產管理業務等8個創新業務資格。同時,公司全年費用比上年同比下降11%。

不過進入今年,國信證券可謂麻煩纏身。

目前,除國信證券外,排隊等沖刺IPO的券商還有東方證券、第一創業證券、中原證券、東興證券、浙商證券和國泰君安。相比而言,國信證券無疑是丑聞最多的擬上市券商。

按照相關程序,如果順利,下一步國信的IPO申請即將進入“預披露”階段,上市進入倒計時。但公司投行部門今年以來頻頻陷入丑聞給其上市帶來了一些不確定因素。

今年5月,由國信證券保薦上市的勤上光電(002638)和隆基股份(601012)接連遭證監會立案稽查,勤上光電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隆基股份于2012年4月11日上市,上市后的一季報顯示,隆基股份2012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90.59%,成為當之無愧的變臉王。此外,由國信證券保薦的科恒股份(300340)、中穎電子(300327)、慈星股份(300307)三家公司凈利潤下滑也超過五成,分別為77.3%、61.76%、58.7%。由其擔任保薦人的上市三年業績逐年大幅下滑并出現虧損、市值蒸發8成的堅瑞消防(300116)也收到監管部門的警示函。

因為隆基股份的保薦失職,中國證監會按照有關規定,對保薦機構國信證券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對隆基股份的保薦代表人王延翔、曲文波采取了12個月不受理與行政許可有關文件的監管措施。

就在去年,國信證券以保薦22家公司、收入8.63億元的成績成為2012年“保薦王”。今年,國信證券也以在會項目45家居各券商之首。但在“史上最嚴”財務核查下,269家主動撤單企業中,有國信證券保薦的有23家,占總撤單量的8.6%,撤單量在所有保薦機構中排名第一。

而在2009年以來國信證券保薦的上市公司中,有65家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營業收入或凈利潤下降情況,占比高達67.71%。其中20家公司上市首年凈利潤即出現下滑,9家公司凈利潤連續兩年下滑。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國信證券上市或許是遲早的事,如果順利,公司應該8月份進入預先披露環節,但其今年以來所出現的問題肯定是為自身的上市進程減分。

 

 

原文://stock.hexun.com/2013-07-10/155976360.html

責編 何劍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