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IPO

每經網首頁 > IPO > 正文

信心尚未重建 壓力接踵又至 A股負重料維持弱勢震蕩格局

中國證券報 2013-07-09 08:51:20

 

6月銀行“錢荒”令市場傷痕累累,沖擊過后,信心尚未重建,壓力又接踵而至。A股就像一個躑躅前行的旅者,風雨過后未見彩虹,身上的行囊卻愈發沉重。經濟復蘇乏力、流動性趨緊、股票供給增加預期等因素令市場承壓,業績增長或許能夠制造希望,要力挽指數卻仍顯勢單力薄。滬綜指2000點下方,雖不一定重現暴跌,但弱勢震蕩在所難免。投資者可能需要適當降低收益預期,謹慎對待后市行情。

 

資源股重挫 指數縮量大跌

8日滬深股市早盤低開后震蕩下行,收盤時上證綜指報1958.27點,跌幅2.44%。創業板指數未能擺脫大市,收盤跌2.52%,報1030.60點。此前數個交易日艱難積累下來的少量漲幅,一日之間盡數收回,多頭情緒再次遭遇沉重打擊。

昨日拖累上證綜指的力量主要來自于資源股。申萬有色金屬行業指數和采掘行業指數分別下跌了5.34%和5.27%。這兩個板塊此前引領大盤反彈,昨日反手做空,對市場的沖擊效果十分顯著。此外,前幾個交易日跟隨反彈的建筑建材、機械設備等傳統周期股也遭遇大量資金拋售,行業指數跌幅超過4%。

在昨日周期股倒戈帶動的空頭反擊之下,此前多次幸免的創業板終于未能繼續獨善其身。創業板指數盤中有所掙扎,上午一度回升至平盤,但跟風買入者明顯不足導致午后持續回落,收盤時跌幅略超過滬綜指。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指數跌幅雖然不小,但成交量卻明顯萎縮。跳空低開所制造的無成交下跌是重要原因,這反映出當前市場缺乏承接盤,投資者信心嚴重不足。尤其是指數盤中反彈過程中成交量顯著下降,說明投資者對反彈期待不高,指數稍有回升就產生惜買情緒。

此外,盡管中國石油、工商銀行等權重股在尾市繼續護盤,但效果開始減弱。尤其是從滬綜指黃白兩線的走勢來看,權重股的拉升不但沒有激發市場的做多力量,反而讓場內資金加速拋售籌碼。

總體看,周期與成長同跌、成交量萎縮以及權重股護盤效果減弱,是市場重回弱勢的重要信號。若短期內沒有重要利好因素刺激,市場難以擺脫弱勢震蕩格局。

三因素壓制 后市難言樂觀

應該說,自6月末銀行間市場“錢荒”高峰過后,資金面緊張格局明顯緩解,市場的短期沖擊基本消散。不過,投資者的擔憂情緒卻由短期轉向長期,而從程度上看,壓力難言減輕。

首先,對于經濟探底、復蘇乏力的市場預期自二季度初就一直存在,但“錢荒”出現之后,對經濟前景的擔憂卻有加重的可能。從“錢荒”產生的背景來看,社會融資空轉無法進入實體經濟可能是管理層治理影子銀行的初衷,大規模融資增長背景下中上游行業出現通縮,反映出當前投資對于經濟增長的刺激作用所剩無幾。出口同樣無法期待,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處在高位、國際貿易摩擦以及人工成本高企,嚴重削弱了中國制造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消費也顯露出疲態,三公消費受到抑制,普通消費者缺乏購買力,消費增長動力青黃不接。在疲軟的現狀之下,如果金融行業在“去杠桿”的路上走得更遠,將抽掉當前為數不多的經濟動力來源。一旦出現這種情況,GDP增速的下滑就很可能在三四季度出現。

其次,全球資本正在回流美國,已是不爭的事實。美元指數目前升至84,為最近三年的高位。新興市場股市在最近兩個月持續下跌,目前未見好轉跡象。數據統計顯示,在過去的5個月中,在美交易的新興市場股票ETF持續錄得資金凈流出。而來自于央行的數據顯示,5月外匯占款增量僅為668.62億人民幣,環比下降77%。此外,從人民幣匯率市場看,當前美元兌人民幣即期詢價為6.1337,而一年遠期成交價為6.2595,顯示當前市場對人民幣貶值的預期強烈,也從側面反映出美元流出中國的趨勢。可以預計的是,一旦國際資本大規模流出中國,對于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價格將造成沖擊,這其中既包括房地產,也包括股市。

最后,IPO重啟預期增強,令投資者避險情緒升溫,除了供需天平將偏向融資以外,創業板發行門檻可能降低,令投資者擔憂。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的指導意見》,要求適當放寬創業板對創新型、成長型企業財務準入標準。盡管這的確有利于中小企業融資,但在沒有退市制度約束的A股市場,這一政策被理解為利空,原因在于上市公司質量無法得到保證,投資者利益可能受損。換句話講,未來不但股票供給更多,且新增股票的“垃圾”比例也有可能增加。

業績雙刃劍 警惕結構風險

與上述三個明顯的利空因素相比,中報大戲或許能為市場制造一些“正能量”。不過,未來一個多月的業績戲,既有唱好的可能,也有唱壞的風險。

分析人士認為,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待上市公司中期業績對于市場的影響。首先是從整體的角度看,根據業績預告,目前公布的中期業績預告中,仍有不少公司業績實現增長。粗略估計,中報業績對于整體市場的影響可能偏中性。

其次從結構來看,如果按照資金偏好劃分為周期和成長兩類股票,最可能出現的情況是:周期股業績符合此前的“悲觀”預期,而成長股的“樂觀”預期恐怕要打個折扣。這其中最值得警惕的是后者,由于二季度場內資金對于成長股具有高度偏好,且6月此類股票的風險沒有充分釋放,因此一旦出現業績不及預期的情況,高估值將令其承受更大的壓力。在經濟疲軟、資金風險偏好下行的情況下,高估值成長股將面臨巨大考驗。

當然,也不能忽略好的因素:一是對于部分周期股來講,當前的價格可能過于悲觀,不排除中報發布后出現修復性反彈的可能;二是少量成長股將出現超預期增長,或能夠“吊住”市場人氣,尤其是推出漂亮分紅方案的股票,有望擺脫大市走出獨立行情。

總體來看,一味樂觀恐難適應當前市場,投資者宜保持謹慎態度,并降低收益預期。盡管市場可能不會出現類似6月的暴跌,但在中長期壓力不解除的情況下,市場可能維持弱勢震蕩,以時間換空間,這一過程中,投資者也需要防范部分高位股票的結構性風險。

 

原文://stock.hexun.com/2013-07-08/155920479.html

責編 何劍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